第(2/3)頁 再加上采買海糧的銀子……恕臣輕狂,那些人治理天下或許都是一等一的人杰,可做生意,涉及經濟之道,他們差的太遠! 娘娘,幸好有臣在!” 尹后直直的望著賈薔,賈薔身旁李暄,則樂呵呵的擂了他肩頭一拳,笑罵道:“你臭屁個屁!” 賈薔不無得意道:“臣也不得理不饒人,也不輕狂。且讓他們去辦就是,臣就想看看,臣是不是真的狂妄自大,小覷天下英雄了!” 尹后聞言,輕輕嘆息一聲,道:“也不能怪他們如此提防于你,你干的那些事,哪一件不是膽大包天?也就本宮和皇上了解你,才信得過你。你也是熟讀青史之人,你且說說看,他們敢不敢信你。” 賈薔搖頭道:“青史之上,也沒有人如臣這般,立下如此潑天功勞,還甘愿替天家,替朝廷,背上黑鍋無數。傾家蕩產,為黎庶社稷奉獻的。他們若果真沒有私心,果真愿意以公正的目光和心胸看待臣,絕不會防范至斯。娘娘,臣還是那句話,臣之所作所為,上對得起蒼天鬼神,下對得起黎庶百姓。臣也對得起娘娘的寵愛,和皇上對臣的恩義。” 尹后俏臉上終于見著笑容了,嗔道:“還說不愛表功,本宮看你是恨不能將功勞都掛在嘴上!本宮和皇上都知你,所以才托付以內大臣、繡衣衛(wèi)指揮使這樣要緊的位置。本宮只希望你明白一事,這天下,是皇上的,不是大臣們的。你和他們斗氣可以,可萬萬不可果真耽擱了正事。” 賈薔揚起嘴角笑道:“臣省得。” 尹后看著他,緩緩道:“此事,本宮會召集武英殿諸大學士,包括你先生,再議一議。將你說的這些,都轉告他們。你可還有甚么要補充的?譬如,明年到底該怎樣一個章程?” 賈薔搖頭道:“萬變不離其宗,大體還是要按今年的法子來辦。但若是從現在開始就準備起,明年即便災情再嚴重些,也終究能挺得過來,少耗損些大燕國運和底蘊。譬如,趁才入深秋,將今歲一些旱情著實嚴重,顆粒無收,又無地無糧可依的地方百姓,往情況好些的省份遷移。只至送往海邊,臣會盡最大努力,將災民運往小琉球。眼下是九月中,北地大旱省份多已進入霜降寒冷之時,但小琉球卻可以播種第三季稻米。再加上打獵、捕魚等輔糧,小琉球至少能分擔百萬災民的壓力! 當然,運力畢竟有限,多半做不到。但也要盡力為之。多往外送出一個,朝廷就少一分壓力。要知道賑濟一個百姓所需要的糧米,從海外運來,再經人手發(fā)下去,朝廷負擔著實太大了。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朝廷財政。單憑朝廷想法子,籌集明年賑濟災民的銀子,砸鍋賣鐵都不可能。有一事他們一定要明白,大燕皇家錢莊的銀子,不是朝廷的銀子,只是錢莊的銀子。而即便天家占股六成,也只是資本股,變不了現。 且今年朝廷借的銀子,明年也是要還的。畢竟,糧食不會憑空出現。” 尹后面色凝重道:“賈薔,你當知道,朝廷不大可能拿出那筆銀子來……” 賈薔笑道:“臣知道,但他們一定要還。不然,錢莊瞬間就會崩塌。明年也就徹底成為一個死局,連臣都毫無法子。任何事,沒有銀子,都絕不可能辦成。” 尹后有些頭疼,以她的聰明才智,都想不出怎么化解此局。 至于李暄,干脆于百無聊賴間轉著眼珠子,東瞅瞅,西看看,這會兒似乎迷上了角落里一個瓷器花罐…… 尹后嘆息一聲,問道:“那要你來辦,該如何化解?” 賈薔道:“臣建議,戶部以粵州海關五年的關稅做抵押,發(fā)行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的國債。這份國債,由皇家錢莊來購買。扣除去歲朝廷拆借的四百五十萬兩外,余下的一千多萬兩,皆用于明歲賑濟災民。如此,朝廷一分銀子都不花,便可解決最大的財政難關。且眼下粵州海關的關銀是十三行包辦的,一年不到二百萬兩,臣算成三百萬兩一年……” 李暄回過神來,齜牙道:“賈薔,你球攮的不會不知道,南海關的稅銀是直接進內庫的罷?你把這份銀子收走,母后和爺以后喝西北風去?” 賈薔笑道:“喝甚么西北風?光錢莊分紅,就比這個多不少。再者,皇上在車行還占著股,怎么也夠使了。娘娘那就更不必你擔心了,有我在!” 李暄嘿嘿笑道:“那成,左右你是大財主!看在子瑜的份上,你多孝敬孝敬也成!爺……朕提前說好了,一年少了三十萬兩,那肯定是不成的。” 尹后瞪了樂呵呵答應的賈薔一眼后,道:“你先生如今還是顧命大臣,是武英殿大學士,分掌戶部。此事由他來做主,爭取在年前,將諸事議定。但愿,熬過明歲,就能國泰民安。” 賈薔笑道:“一定,一定。過了明年,大燕就是風調雨順,國力一年強過一年。最多三年,時局平穩(wěn)安定,盛世到來,到時候臣奉娘娘出海巡幸天下,到小琉球上瞧瞧。娘娘逛一圈回京,皇上也可以出去看看。不過朝廷肯定不讓皇上乘海船出海,頂多南下江南。” 尹后笑道:“日后的事,日后再說罷。” 賈薔連連點頭,又忙道:“臣先前還和皇上商議,這段時日來,娘娘著實太辛苦操勞了。如今西邊兒的園子還沒修好,不過好在臣奉皇上之命,去年就在昌平桃花谷那邊修了一座小行宮,又有溫湯。娘娘何不去那邊輕快幾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