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太皇太后今兒很高興,景色看著不錯,溫湯也好,連膳食也合心意。就招你來,好好賞賞你?!? 尹后聲音溫和雍貴,但也帶著一絲高高在上的疏離。 這種姿態,是貴人們最愛用的。 賈薔心里好笑,面上卻恭敬,道:“娘娘言重了,臣不過做了些本分事罷了,當不得太皇太后的賞?!? 壽萱殿內,還坐著一人,正是景初朝最受寵的皇子,義平郡王李含。 如今的他,卻沉默的多,只坐在那,默默的審視觀察著賈薔的一舉一動。 對于李含而言,他認定此獠為國賊。 因為他絕不信,九月初七夜,屠盡皇族王公,流盡天家血脈的劊子手,會是義項郡王李向。 沒有一絲一毫可能。 因為毫無動機可言…… 不是李向,那么,又會是誰? 是高臺上那位艷絕天下的皇嫂,還是皇城里走了狗屎運坐上大位的荒唐侄兒? 相比之下,李含更愿意相信,是眼前這個賈薔下的毒手。 而這個沾滿李燕皇族鮮血的逆賊,眼下又和尹后、李暄結盟,甘為其走狗…… 又是為甚么? 高臺上那個女人,和皇城里那個傻子,憑甚么能將這樣一個歹毒的奸佞,攏在手中? 就憑高臺上那個女人,早早慧眼識珠,將親侄女兒嫁給賈薔做兼祧妻? 李含猜測了許多,沒有結果。但以其閱歷和智慧,他斷定,無論怎樣,天家如今最貴的這一雙母子和賈薔之間,早晚都會翻臉動手。 而且,這一天絕不會太晚。 所以,他愿意等著。 大燕,是李家的,不是尹家的,更不是賈家的。 總有一天,他會回過頭來,清算一切! 似乎是感覺到了李含的心聲,賈薔目光似笑非笑的看了眼過來,李含堂堂一天家郡王,且議定明歲要升親王的貴胄,居然移開了眼神…… 看到這一幕,賈薔與尹后不動聲色的對視了眼。 都看到對方眼中的譏諷…… 而田太后看著賈薔這張年輕的不像話,也俊俏的不像話的臉,轉過頭對尹后笑道:“怪道你舍得將子瑜那丫頭許給他,倒是一表人才,生的俊俏!” 這話,顯然不算是好話…… 尹后笑道:“這倒也在其次,關鍵是頂用。雖說膽大包天,有時混不吝。因為太上皇要拾掇他,就敢帶四千兵馬進京,來和太上皇講道理。真是笑話,他也不想想,大燕雄兵百萬,京城就有數十萬京營。他那四千兵馬又能做甚么?結果也是運數,正巧逢庶逆謀反。 他還是識得大義,知道以平叛勤王為先,立下大功。所以太上皇昏迷前,終識得他的忠孝,加封郡王爵。 好些人都以為他想做董卓,又想做曹操,結果這孩子朝政、軍務概不插手。除了護衛皇城,還出力幫朝廷賑濟天災。如今連軍機處那些大學士們,都不再疑他了,只是仍舊看他不順眼。 我就告訴他們,別不順眼,再過二三年,等皇上親政后,皇權穩固了,你們想留他也留不下,我放他出海?!? 田太后聞言老臉抽了抽,那場叛亂里,她的衣帶詔可是起了大作用,因而強笑道:“這樣好的臣子,放出海豈不可惜了?” 尹后看了眼垂著眼簾眼觀鼻、鼻觀口,形容俊秀飄逸的賈薔,眼中閃過一抹笑意,道:“不多留了,留久了,難免生出是非來。他和小五君臣相宜,算是一段佳話??稍俸玫那榉?,也經不起文武百官們天天念叨猜疑。與其到那時,不如早早定好后事。 我也不算負了他,子瑜這樣好的姑娘許給了他,也不會叫朝廷為難他的德林號。且希望,能落個兩全其美罷?!? 賈薔拱手笑道:“娘娘圣明,娘娘知臣,素無長處,只一樣……那就是有自知之明,且無貪心。王權富貴,功名利祿,臣從不甚看重。臣一生之抱負,也是出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只因娘娘厚愛,皇上亦不以異姓視之,臣才會不懼刀山火海,肝腦涂地以報天恩。待皇權穩固,天下無事,大燕迎來宣德盛世時,臣自會告退,出海尋臣之所愿?!? 尹后擺手微笑道:“這些本宮都知道了,如今太皇太后也聽之,且看你日后如何做罷。昨兒晚上你回京,宮里可都無恙?” 賈薔頷首,隨后卻奇道:“皇上已經派人來請安了啊,難道娘娘不知……” 尹后聞言瞪他一眼,道:“本宮一試就試出來了,果然,昨晚你們又攪和在一起渾鬧了,不然又怎會連這個也知道?” 說罷同田太后“告狀”道:“打太上皇時,這兩個混帳就整日里一起胡鬧。太上皇在養心殿前的皇庭上,讓他兩個挨過多少回廷杖了?還叫他們清掃皇庭。如今太上皇在病中,兩人一個成了天子,一個也成了郡王。結果貪頑的毛病還是改不了。 這位護駕到行宮了,入夜還折返回去。前兒兩人在皇城里追逐打鬧,嬉戲頑鬧,才被武英殿的大學士狠狠教訓了頓。我瞧著,又快挨拾掇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