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大醫醫國!-《奇門圣醫》
第(2/3)頁
最后,技術平臺建設不斷加強。目前,我國初步建立了技術較先進、與國際通行規范較為接軌的藥物創新體系雛型。國家對于新藥篩選中心、新藥安全評價研究中心(glp)、國家重點實驗室、藥代動力學研究技術平臺、新制劑和新劑型研究技術平臺等給予了大力支持,逐步形成了國家創新體系。”
看著文章,雖然劉連對其中很多地方弄不太明白,但他卻能感受到趙有生的認真和博學,這些內容,沒有深入的鉆研和探索是寫不出來的。
尤其是其中對于全國大行業的分析,更是顯現出趙有生的專業素養,他不僅研究有一手,理論上也并不遜色。
之前劉連還感覺趙有生做這么多年企業,一直被別的企業壓著,去欺負,認為趙有生不會經營,劉連之所以入股相助,之前主要是為了趙巖。
而現在,劉連卻打消了這個念頭。
趙有生不是不會經營,而是他太執著,就像一個匠人一樣,守著本分,不去投機取巧,在這樣一個繁雜的社會中,很容易就被那些擅長經營和鉆營的小人乘人之危。
盡管趙有生曾經注冊過專利,但因為藥品方面的監管并沒有太過具體的條文,他們只要重新包裝、改頭換面就沒人能奈何得了他們,官司趙有生曾經也打過,但卓堂他們有錢有關系,拖到最后讓他自己都拖不起。
更何況因為資金的問題,趙有生廣告宣傳也營銷的作用也不如他們明顯,到最后很多消費者反倒會認為康泰的藥是仿制的。
價錢如果設定的比他們低,消費者心里就會想他們果然是仿制的,如果設定高,更沒人買賬。
名字還沒別人的響,還比別人的貴,自然更沒人愿意買。沒人買,經銷商和醫療機構也就不愿意進貨,哪怕一些曾經的合作單位,也因為顧客投訴,也不得不中止進貨。
就是這樣的惡性循環,富的供不應求,窮的賣不出去,讓趙有生的藥廠越拖越難以為繼。
但現在,有劉連在,以前趙有生經歷的這些,都將成為歷史!
想仿制我的藥,也得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