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興亡-《大爭之世》
第(1/3)頁
大爭之世無彈窗 絳城,子夜時分。
隨著一聲吶喊,知氏府邸突然***通明,耀如白晝。
隨即,知氏府邸大門洞開,火把的洪流從知氏大宅中傾瀉而出,匯聚成一道流光,跳躍著沖向趙簡子府。與此同時,遠遠的又有兩道火把匯成的洪流也同時從城中不同方向亮起,向著趙氏府邸沖去。
“擒賊,先擒王!”
絳城東門,城衛將軍趙長弓因晚間和幾位軍中袍澤小酌了一番,此時正在酣睡之中,他猛地驚醒過來,現自己的親兵正在慌慌張張地搖著他的身子,不禁勃然大怒,他騰身而起,一句粗話還沒罵出聲搖醒他的那名親兵便倉惶大叫道:“將軍,將軍,城中生了變故,你快起來看看。”
“什么?”
趙長弓莫名其妙,只穿著小衣趿上靴子,便提著佩劍慌慌張張趕出去,他爬上城樓往城中一看,只見三股火光在夜色中異常明顯,正向著趙氏府邸所在的方向卷去,頓時嚇得意全消。
半夜三更,這么多的人沖向趙家意欲何為?
一念及此,趙長弓臉上瞿然變色,不禁大聲尖叫道:“不好了,有人要對趙簡子大夫不利。快,快快,擊鼓鳴號,喚起所有士卒,馬上趕去趙大夫府接應。”
“將軍,出了什么事?”
兩名披甲戴胄地將軍匆匆跑上城樓。趙長弓一見大喜。這兩人正是今晚與他歡飲地兩位袍澤好友孟曲二將。這二人俱是城衛偏將。趙長弓喜道:“孟將軍、曲將軍。你們來地正好。城中生變。有人意圖對趙簡子大夫不利。快隨本將集合士卒前去救援。”
“什么。竟有這樣地事?何人如此大膽!”
兩位將軍大吃一驚。肩膀一晃便搶到他身邊。扶住箭垛向城中望去。趙長弓回身指點道:“你們看。那些火把沖向地地……啊!”
趙長弓一言未了便慘叫一聲。孟曲兩位將軍霍地左右一分。躍出一丈多遠。手擎帶血地利劍獰笑著看他。
趙長弓肋下血如泉涌。他吃驚地看著素來與他稱兄道弟地兩個軍中袍澤。嘶聲道:“你……你們……”
他伸手拔劍。但劍只拔出一半。便踉蹌一步。一頭仆倒在地。抽搐了幾下。已然氣絕。
趙長弓的侍衛隨從們舉著大戟長矛,把兩位偏將團團圍住。由于趙長弓已死,這兩人便是城上最高級別地將領,眾侍衛雖見他們殺了主將,職責所在不敢放他們離開。卻也因無人作主而不敢逼近廝殺。因此雖將他們困在中間,卻面面相覷。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是好。正在僵持間,曲將軍厲聲大喝道:“趙簡子勾結魏氏、韓氏圖謀不軌。奉國君之命,知氏、范氏、中行氏三家世卿為國除奸。爾等棄械投降,仍是我晉國士卒,膽敢違抗者,與叛逆同罪!”
眾侍衛一聽膽氣頓喪,晉國歷史上,不止一次生過由國君授意,世卿動手的內部大屠殺。遠的不說,趙簡子的爺爺就是歷史上有名地那個趙氏郭,那一次晉國內部之爭,便險些一舉把趙氏斬草除根,想不到傳到他孫兒這一代,趙家竟重蹈覆轍,再度生滅門屠族的大災難。
一聽孟曲二將這么說,眾侍衛頓時信了八成,抵抗的勇氣已經削弱。就在這時,城下又傳來一陣吶喊聲,原來城門已被孟曲二人帶來的親信強行打開,據說仍在封邑進行休整的那支知氏大軍早已秘密調遣至此,就隱在城外不遠處,一見***訊號晃動,他們立即自隱蔽處沖出來向城門狂奔,順利地進了城。
孟將軍聞聲大笑道:“誅逆大軍已然進城,爾等還要為即將除名滅族的趙氏效命嗎?”
眾侍衛倉惶四顧,終于萌生了降意,一時間棄械解甲聲不絕于耳,城衛已落入知氏手中……
晉侯宮城地守衛也已現了城中的異動,宮城守將韓在意登上箭樓,居高臨下向城中觀望,先見趙氏府邸受到圍攻,隨即趙氏、韓氏府邸火起,心中頓覺不妙,他一面令人全面戒備緊守宮門,一面匆匆趕去參見晉侯姬棄疾。
晉侯聽說城中生兵變,趙氏府邸受到圍攻,不禁駭得渾身抖。
韓在意急道:“國君,趙簡子大人乃我晉國砥柱中流,一旦趙氏被滅,恐怕他們轉而便要對國君不利。依臣之見,我們不如馬上派出禁宮精銳,把趙簡子大人救出來,趁著夜色昏黑救他逃走,或者接進宮中依托險要守住宮城。只要我們撐過三兩日,便會有各地牧守大夫6續趕來衛護,何況我們還有在衛國和韓塬的兩支大軍,不管誰要造反,到那時都必然失敗。”
“什么?派宮衛去救趙府?”
晉侯一聽連連搖頭:“使不得,使不得,萬一亂軍闖進宮中對寡人不利那該怎么辦?而且……而且他們只攻趙府不取宮城,未必……未必便有對寡人不利的意思,寡人若派兵去救趙氏,一旦激怒了他們,那時可就難說了。”
韓在意頓足道:“國君,趙大夫國之忠良,有趙大夫在,宵小方不敢有所舉動,若失趙氏,國君權柄必被削弱。再者說,國君乃一國之主,臣下未奉國君之命,擅調兵馬圍攻國家大臣,國君卻閉宮自守,任其妄為,一旦趙氏伏誅,國君威信便要蕩然掃地了。”
“住口!”晉侯大怒道:“城中如此混亂,你當盡忠職守護住宮城,一味勸說寡人派兵出宮是何道理?下去。下去,只管守住宮城。”
他咽口唾沫,踮腳看向遠處趙氏府邸已燃起的熊熊烈火,喃喃道:“等到天明。等到天明就好了……”
韓在意跺了跺腳,只得回到前宮。他攀上宮墻箭樓眺望遠方,只見自家韓氏府邸此時也是烈火熊熊,再也按捺不住,大喝道:“打開宮門!”
手下裨將驚道:“將軍不可。也不知外邊有沒有亂兵埋伏,我們守衛宮城要緊!”
韓在意一咬牙,二話不說,抽出利劍劈胸刺去,那裨將措手不及,被他一劍刺中。慘叫一聲倒在地上,韓在意雙目赤紅,嗔然大喝道:“趙魏韓三卿受亂兵圍攻,國君無能,不敢盡一國之君本份。本將軍要出宮救援,哪位兄弟愿隨本將軍出宮?”
士卒們眼見他刺死了身邊裨將,盡皆為之駭然,韓在意說罷。眾士卒沉默片刻。其中有忠于韓在意的親信士卒便紛紛舉手道:“將軍,小人愿隨將軍前往。”
“小人愿隨將軍前往。”
“好!”韓在意大喝道:“夜色當中。敵我難分,愿隨本將出宮地。皆袒左臂,此番若能救下趙簡子大人立下大功,人人皆有封賞。走!”
韓在意不管不顧,領著五六百人打開宮門沖進了夜色。不愿隨他出去的士卒忙又將宮門緊緊閉攏。
韓在意領著這幾百名親信武士沒有趕回韓家,而是徑往趙氏府邸撲去。他心中深知,韓魏兩氏力量有限,既然有人作反,目標必在趙氏,所以韓魏兩氏府邸必是佯攻目標,其意只在阻止韓魏兩氏救援趙氏,他唯有救了趙氏,才能為韓魏解圍。
可是韓在意領著數百人沖向趙氏府邸,還沒到大門口,迎面便碰上一支人馬,正是剛剛進城地知氏軍隊。雙方一陣混戰,只一個照面韓在意便損失了六七十個兄弟,眼見敵人越來越多,而趙氏府邸處處燃起烈火,已是無法救援,韓在意心知大勢已去,趙簡子一世英雄,恐怕亦已葬身火海,便把牙根一咬,吼道:“撤!”
韓在意也是個拿得起放得下地人物,他一開始在宮城中不知就里,只道是六卿之中有人心懷不軌,策動家將食客們造反,待見迎面撞上地正規軍隊,便知對方早有準備,已秘密調了軍隊入城,此時漫說趙家,便是韓魏兩家也救不得了,再拖下去,他這一支人馬也要全軍覆沒。是以韓在意一萌退意,便毫不遲疑,根本不去韓府那邊察看動靜,直接便率領這五百多名勇士殺向北城。
此時城中一片混亂,知氏、范氏、中行氏地人馬都在忙著消滅趙魏韓三氏府邸地族人,根本無暇他顧,整個城衛系統陷入癱瘓狀態,韓在意得以順利沖出城去。
站在城外如墨夜色中扭頭回望,只見城中處處火起,殺聲盈空,戰亂已經出現擴大之勢,韓在意仰天長嘆一聲,匆匆喚過幾名心腹兄弟吩咐幾句,五百壯士分成三組,閃入了茫茫夜色。
晉國六卿各有封邑,族人并不全部集中于都城居住。如今京城這一房雖然滅了,但趙魏韓三氏家族封邑中另有族人守著,知氏能出其不意剪滅都城地趙魏韓三家,卻沒有足夠的兵力,也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趙魏韓三氏封地進行誅殺。有鑒于此,韓在意派了幾個有過命交情地兄弟分別帶人趕去給趙氏族人、魏氏族人報信,自己則帶人匆匆趕回韓氏封邑去了。
晉國之變,在數日之內便轟傳開來。
知氏聯合范氏、中行氏造反,趁趙魏韓三氏大軍遠在韓塬和衛國,開始瘋狂侵吞三族的封邑領土。鮮虞國出兵,協助范氏、中行氏殺入趙魏韓三氏領地,北面的赤狄和南面的驪戎等蠻族眼見晉國大亂,趁機出兵殺向晉國腹地,擄奪財帛子民,任意燒殺搶掠,荼毒何止千里。
趙魏韓三族留守封邑的兵力有限,無法抵抗知氏、范氏和中行氏三氏聯軍,在韓在意的率領下。韓氏、魏氏族人舉族遷徒,離開各處封邑逃亡中都,在中都聚集兩族之力,與邯鄲地趙氏族人遙相呼應。依托邯鄲城和中都城兩處險要的大城與知、范、中行三族對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