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據(jù)史記載,崇禎一十八年上元節(jié),闖王李自成于京師武英殿改王稱帝,自號闖帝,國號正式為大順,改元永昌,改名自)。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謚號,以李繼遷為太祖。 當其時,李自)傳示次日郊天即位,亦多束馱金帛,紛紛而去。隨后,僭即帝位于武英殿,以李繼遷為太祖,追尊七代考妣皆為帝后,立妻高氏為皇后,使牛金星代行郊天禮。 一登基,李自成(為了方便,還是用李自成稱之)因“明朝制度,任意紛更”,隨改之,創(chuàng)立了一些禮儀制,主要是結(jié)合歷代朝廷和自身黨項民族地生活禮節(jié),使其禮儀大氣而莊重大方。 設(shè)天佑殿大學士。牛金星為之。更六部為六政府,設(shè)尚書、侍郎等官。 改文選司為文諭院,主事曰從政。改翰林院曰弘文館,裁革詹事府。改中書曰書寫房。國子監(jiān)設(shè)三堂,革去祭酒,以司業(yè)為學正,學錄博士為左右。改御史曰直指、給事中曰給諫、通政司曰知政司、尚寶司曰尚契司。大常、鴻臚,俱屬禮政府。太仆寺曰驗馬寺,布政司曰統(tǒng)會可。巡撫曰節(jié)度使,按察曰防御使。府曰尹,州曰牧,縣曰令。守備曰守領(lǐng),把總曰守旅。改印曰契,一云大篆曰符、小篆曰契)。公服領(lǐng)尚方,以云為級,一品云一、九品云九。大僚冠加雉羽,帶用犀銀黑角三等。 又過得數(shù)日,改大明門為大順門,頒冠服,大僚則加雉尾于冠服,方領(lǐng),又收各牙牌,自務(wù)明光安令成字”《甲申紀事》:“衣服尚藍,故軍中俱穿藍,官帽亦用藍。《定思小紀》“然明代官制大半更革,……服色尚深藍,俱刊定成。 ------------- 崇禎一十八年,元月十六日,天氣仍然寒冷,晴。 南京朝英殿上,百官神彩飛揚,經(jīng)過將近半月和休息,個個精神煥,似乎要準備大干一場。誰都明白,若是沒有崇禎,休想過一個安樂的春節(jié)。說不定還在擔心流寇或滿清的野蠻人何時攻入南京,性命不得保全。 雄才大略,睿智英明這些詞語不足以形容崇禎之光輝。因為任誰也想不到,一個前半生時時勤政,依舊無能壓制流寇的昏君皇上,卻在失去京師之后,如有神助般把將傾地大明扶了起來。對,如有神助,只有這個字眼才能形容皇上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 新年新氣象,有著上一年打下地基礎(chǔ),今年的形勢將是更加樂觀 百官也更加有信心。 一年之際在于春,各部的中堅人物早在老大的召集下私密的進行一次詳細的計劃,今天上朝就是要把這些計劃拿到朝堂之上進行討論,一旦通過便可實施下去。 坐在龍椅上地崇禎看得百官個個精神煥信心十足,心中甚下安慰,朝堂之上出現(xiàn)朝氣蓬勃之氣,實在是自己最最希望的現(xiàn)象,也是大明之福。如果說,以前地百官是踢一腳動一下,那么,現(xiàn)在的百官是積極去做某件事,而且是努力去做得最好。這種區(qū)別,是辦事效率地提高,大明建設(shè)度地加快。 只要再重置內(nèi)閣,一切按流程辦事,就算皇上一日不朝政,也可將國事處理好。 “諸卿。”崇禎開始說話了,“新地一年已經(jīng)來到,建設(shè)新的歷史篇章也在今朝。可以說,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朕看過六部遞上來的條陳,吏部對人員的挑選和再次行科舉;工部懇請加大額度進行研究;刑部提出的,如何有效的防止官員貪污受賄和對邪教的防范;禮部對于建設(shè)更多學堂以教化百姓;戶部建議加大人口增加以解決勞動力地問題;兵部提出的如何優(yōu)化兵種的結(jié)合以增加戰(zhàn)斗力,朕認為這些都很有建設(shè)性也很值得全力去做。只是還有些欠缺,朕已在條陳一一批注,各部拿回去依情而定,明日再行遞交上來,讓朕再行決定。今日,朕要與諸卿談的是另外一件大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