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卻是不料,史可法早就料到多鐸會有此種想法。因為,追在多鐸后方的追兵也就三千多騎,只不過每騎后面皆是綁有樹枝,沖天的灰塵讓滿清的斥侯有一種三萬大軍追擊之勢;左右兩方的圍剿之兵也多是假裝追擊,目的就是迫多鐸作出從左良玉處突圍的決定。 而左良玉處卻是真真下了血本,足有兩萬火槍兵,近十萬的子彈,弓箭手、刀盾手和長槍手也各有五千,以三萬五的兵力,布下障礙,占據有理地形,以守待攻,以逸待勞,此戰許勝不許敗。 當多鐸帶兵來到左良玉陣前,遠遠的看得前面數不清的拒馬,不由驚呆了,敢情這些拒馬是在斥侯走后再布上的。 可是,此時還有選擇么?后方與左右兩方趁著這斷時間已經差不多圍了,前沖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嘟嘟的號角聲起,五千名清兵馬不停蹄的向前沖去。 一到射程之中,爆炒銅豆的火槍又連綿不斷的響起,嘭嘭嘭聲當中,一排排的清兵從馬上滾落,能跑著拒馬前的清兵也不足四分之一,當他們全部倒下之時,卻成功的搬去近二分之一的拒馬。 嘟嘟,沖鋒的號角聲再起,多鐸毫不憐憫這些士兵,只要沖得過去,逃命才是上策。 又犧牲五千士兵,前面的拒馬已經全部清除。 多鐸的眼神更加清澈,回去,一定要回去!左手一揮,號角聲連綿再起,先是三千士兵打頭陣,中間卻是五千士兵,形成并列沖擊陣形。多鐸則是在最后七千士兵的擁護下,飛快的跟在后面,前面人就算是炮灰,替本王擋子彈,只要回得大清,必替爾等收養妻女。 這種戰略很是成功,三千士兵雖然死去,卻是成功的推進到左良玉陣營近二里處,如果左良玉處不是火槍的硝煙彌漫,必定能看清明軍的陣形。 多鐸大聲喊道:“沖啊。過去便是薩滿神的懷抱!” 那五千士兵猛得加,三十丈,二十丈………五千士兵在火槍的射擊下已經只余三千士兵,他們正搭弓引箭射向明軍。 轟隆隆,那些士兵的弓箭還沒來得及射出去,只覺身子一空,連人帶馬跌進一個個丈余寬的深溝當中,慘叫聲,悲鳴聲不絕于耳。 嘶!多鐸倒吸一口氣,對方竟然挖了深溝! 突然又是一陣比先前更為猛烈的火槍聲響起,多鐸只覺得脖子一陣冰冷,前面的那些士兵如同下餃子一般,一排又一排的倒下,有的被子彈擊中四肢,不是斷手就是斷腳,慘叫著倒下馬去;有的被擊中腦袋甚至慘叫聲都沒有叫出來便死于馬上。 多鐸勒住馬,神色木然,大清的鐵騎竟然如此不堪一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