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看著已經按捺不住的哈必赤,以及臉色逐漸變得堅毅的合丹,忽必烈沉默不語,斥候稟報的情形已經很清楚,明軍還在朝著前方緩慢的移動,雖說速度很慢,但整體的移動是很明顯的。 因為天色不是太亮,也因為兩軍相距太近了,斥候無法偵查到最為詳盡的情況,但他們可以完全肯定,那就是明軍與軍營之間的距離愈發的近了。 蒙古鐵騎與新附軍的軍士,全部都做好了準備,只要忽必烈一聲令下,立即會發起最為勐烈的沖鋒。 當忽必烈還在猶豫的時候,合丹親王也忍不住了,開始進言,建議大軍立即發起沖鋒。 合丹親王是此番作戰的副帥,地位僅次于忽必烈,哈必赤不過是排名在合丹之后的副帥。 一直都沒有開口的唯有兀良合臺。 終于,忽必烈好像是下定了決定,開始發布命令了。。。 吳邵剛已經處于最為進展的狀態之中,大軍從丑時就開始行動了,移動的速度非常慢,幾乎算是蝸牛的速度,但絕不能夠停下來。 大軍朝著前方緩慢的移動,其目的就是吸引蒙軍斥候的目光,而掩蓋另外一路快速行動的大軍----鼎坤軍。 最后一天的移動,鼎坤炮部署到位,才是最為關鍵的,大戰即將展開,按照吳邵剛的圣旨,以及呂文德等人的布置,大戰將在卯時左右展開,到了那個時候,鼎坤炮已經完全布置好,可以對蒙軍的軍營發起驚天動地的怒吼。 但這一切都有前提,那就是蒙軍在丑時到卯時這個時間段,不會突然發起對明軍大規模的進攻,這個時候鼎坤炮尚未擺好,無法發生炮彈,一旦蒙軍與明軍廝殺在一切,則鼎坤炮將失去作用,畢竟炮彈是不長眼睛的,不過專門轟炸與明軍廝殺在一起的蒙軍軍士。 時間的推移,對于吳邵剛來說是一種煎熬,勝敗在此一舉。 因為是黑夜行動,吳邵剛總算是有一絲的把握,那就是蒙軍不會在黑夜的時候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且夜色也能夠最大限度掩飾鼎坤軍的行動。 盡管所有將士都處于高度戒備的狀態,時刻準備抗擊蒙軍的沖鋒,可是蒙古鐵騎若是真的發起了沖鋒,五里地的距離正是他們發威的時候,兩軍交戰,明軍必定處于巨大的劣勢。 很多時候,優勢與劣勢只是在瞬間就轉化了。 從子時開始,吳邵剛幾乎就沒有合眼,子時三刻吃飯的時候,吳邵剛也沒有胃口。 斥候穿梭不停的稟報偵查到的情況。 蔡思偉、張炳輝、張玨、常明全、張世杰以及馬龍等人,早就去指揮大軍去了,留在中軍帳的是張文謙、呂文煥以及袁世春等人。 吳邵剛一度走出中軍帳,看著蒙軍軍營的方向沉思。 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去打擾吳邵剛,他們都知道最為重要和關鍵的時刻即將到來了。 前方是蒙軍的軍營,右邊四里地是鼎坤軍的陣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