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守在沂水縣城池內已經有一個月的時間,合丹終于感覺到末日來臨。 城中斷糧已經有大半個月,這些日子一直都是依靠殺馬來維持軍士的開銷,戰馬可謂是蒙古鐵騎的第二生命,現如今已經逼迫到要殺戰馬維持生計的境地,可見蒙古鐵騎軍士的斗志已經蕩然無存。 軍士之間的沖突不斷,有人要殺馬維持生命,有的人誓死都不愿意殺掉戰馬,這樣的爭執甚至導致了軍士之間的搏殺,鬧出了很大的動靜。 合丹親王無法平息幾乎每天都要出現的軍士之間的自相殘殺。 從斷糧的那一天開始,合丹親王就期盼著明軍能夠發起對沂水縣城池的進攻,哪怕是用火炮來轟炸,這樣也可以讓諸多的將士殺出去,與明軍軍士痛快的廝殺,可惜的是,他的愿望始終都不能夠如愿,城外的明軍軍士就是不進攻。 氣候已經逐漸涼爽起來,進入到秋高氣爽的季節。 秋季本是讓人神清氣爽的集結,可是合丹已經被壓得抬不起頭來,他的頭發全部都白了。 曾經有軍士試圖殺出城去,可惜無一例外都橫尸在城門外面,沒有一個人能夠真正的沖出去,如此情況之下,自然不會再有人去冒險了。 絕望的氣氛在城中蔓延,加之每天都有殺馬與護馬的沖突,讓合丹已經難以承受了。 如此的情況延續下去,合丹清楚,支撐不了多長的時間。 合丹的腦海里面,一直都冒著一個念頭,那就是與明軍談判,這看上去很是荒謬的想法,或者說根本就不可能實施的想法,卻一直都盤旋在合丹的腦海。 沒有資本是不大可能談判的,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可惜合丹現如今已經想不明白了。 談判代表派遣出城的時候,合丹打起精神,開始整頓城內的秩序了,畢竟這么多人需要活下去,不能夠因為幾匹戰馬,就導致軍士之間的殘殺總是延續。 吳邵剛得到稟報的時候,正在看著開封府城送來的奏折和信函。 幾乎就在得到奏報的時候,吳邵剛就做出了決定,他不會見合丹派遣來的使者,開什么玩笑,沂水城內的蒙軍,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被完全的剿滅。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吳邵剛甚至命令大軍原地駐扎,沒有朝著濟南府的方向開進,且在沂水一帶部署了大量的兵力,防止大都方面派遣大軍馳援,在這個過程之中,大都方向的確是有斥候前來偵查的,不過絕大部分的斥候都被生擒。 糧草也源源不斷的運送過來,保證大軍的開銷,消耗的錢財數以萬計。 辛辛苦苦忙活一場,難不成還要給沂水城內的蒙古韃子放生的機會,怕只有精神出現問題的人,才會做這樣的事情。 因為吳邵剛的態度事宜,合丹派遣來的使者,甚至沒有見到蔡思偉、張玨和呂文煥等人,僅僅是一名軍官出面,沒有多少的交談,告訴使者,城內蒙軍唯一的選擇,就是打開城門投降,否則沒有活命的機會。 合丹派遣的使者,泱泱的離開了。 蔡思偉等人,也來到了臨時中軍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