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大家與小家(2更)-《大國工業時代》
第(1/3)頁
第五十九章大家與小家
看完了這些資料,秦紅軍心里有數了。
沉吟之間向黃賀問道:“你的意思是從我們棉紡廠進購原材料?”
這個問題問的很白,人家不進購材料把這么機密的東西給他看干嘛?不過之所以這么問,秦紅軍也是有他的考慮的。
這一塊蛋糕不小,就目前而言黃賀還是表現出了他的誠意的,只不過雙方既然是合作自然需要雙贏。
當生產廠家銷售滯銷,資金鏈緊張,那么供應商就是強勢的一方。
而相反的生產廠家銷售良好,甚至爆炸,那么人家完全可以尋找其他的供貨商,那么如此一來供應商就變得相對弱勢。
作為一個老牌廠長,秦紅軍自然知道黃賀既然敢做,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并且就計劃而言無論是走廣交會還是走邊貿出口俄羅斯,或者其他周邊國家都能賺大錢。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黃賀肯定是占據了上峰的,而棉紡廠則處于下峰,兩者地位根本不相等。
但是有人會說毛毯廠這么點兒人根本沒法和棉紡廠相比,無論是資金還是企業級別都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棉紡廠愿意他們甚至可以直接另起爐灶從事紡織行業,把自身做成產銷一條龍豈不是更好?
而事實上并不是如此。
歸根究底來說90年代初無論是工廠還是私人小作坊,對于工人來說還是停留在一師一徒,或者一師幾徒的模式下,從而就杜絕了熟練工的產生。
至于后世所謂的流水線,分段作業之類的東西,目前國內還沒有出現。
因此想要開設新的項目,而且還是從無到有的新項目,其中的困難幾乎難以想象,這也是為什么黃賀敢把計劃拿給秦紅軍看的原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