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63章 有利可圖-《帝國爭霸》


    第(3/3)頁

    在全球大戰中,獲勝就是最大的收益,或者說只有取勝,才有回本的希望。

    正是如此,全球大戰才變得不可避免。

    可見,如果能夠解決戰爭的收益問題,讓發動局部戰爭變得有利可圖,就能消除爆發全球大戰的風險。

    其實,這也是新軍事學說在誕生之后就備受推崇的關鍵所在。

    關鍵,也就是發動局部戰爭是否有利可圖。

    波沙灣戰爭給出了一個接近于完美的答案。

    雖然這場戰爭的總耗費超過1000億紐幣,僅直接戰爭開支就多達800億紐幣,但是與收益相比,這點耗費根本不算多。比如說,只是占領區里的油田,潛在的開采價值就高達數萬億紐幣。又比如,科威特戰后重建的市場總量高達數千億紐幣,所創造的利潤至少都有數百億紐幣。

    關鍵還有,波沙灣戰爭的開支并不全是由梁夏帝國承擔。

    嚴格的說,絕大部分戰爭費用都是由盟國承擔。

    等于是說,梁夏帝國利用盟國的錢打了一場只賺不賠的局部戰爭!

    從這個角度看,梁夏帝國不但沒虧本,還大賺特賺。

    按紐蘭軍方的分析,如果沒有爆發第三次全球大戰,算上在戰后推銷軍火,以及幫助科威特進行戰后重建,梁夏帝國能夠從這場局部戰爭當中獲得數千億紐幣的利潤,成為最大的贏家。

    其實,參戰的其他國家,尤其是承擔了戰爭費用的幾個國家,也沒有虧本,同樣撈到了很多好處。

    可惜的是,新軍事學說誕生得太晚了。

    如果早幾十年,哪怕早十年誕生,新軍事學說都能改變全球格局,甚至有望讓全球大戰變成歷史。

    在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波沙灣戰爭展現出來的全新戰爭形態,把江河日下的迢曼帝國逼上了絕路。

    梁夏帝國有資本與能力發動局部戰爭,并且在局部戰爭當中獲益。

    迢曼帝國能夠照葫蘆畫瓢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以梁夏帝國在波沙灣戰爭當中展現出來的實力,尤其是應用高科技裝備的能力,迢曼帝國的未來極為黯淡,或者說根本沒有未來可言。此外就軍事戰略而言,在隨后爆發的第三次全球大戰當中,西陸軍團奉行的,依然是幾十年前的閃擊戰與大縱深戰略,其基本軍事理論幾十年都沒有進化。

    其實,在波沙灣戰爭結束前,紐蘭軍方就做過戰略推演。

    就杰克遜所知,如果西陸集團沒有發動第三次全球大戰,那么在幾年之后,梁夏帝國就會動用包括戰爭在內的必要手段,控制忒爾共和國,同時通過加強在夕梵運河的軍事部署提升在北玄地區的影響力,并且向北玄地區滲透,動搖西陸集團在陸心海南岸的根基,從側翼包圍西陸集團。

    真要發展到這一步,迢曼帝國就只能繳械投降,做拼死一搏的機會都沒有。

    如果有人早十年提出新軍事學說,以迢曼帝國在當時的實力,準確的說是跟梁夏帝國的實力對比,迢曼當局都不會選擇鋌而走險,反到有可能效仿梁夏帝國,通過局部戰爭來擴大生存空間。

    不說別的,在十年之前,只要有理論支撐,而且相信戰爭是有利可圖,迢曼帝國有很大概率通過局部戰爭,逼迫梁夏帝國從夕梵運河撤兵,也就是退守基布要塞,從而實現對陸心海的全面控制。

    有了這個基礎,西陸集團就能夠從尼羅河南下,以及從夕梵運河向東推進,擴大在世界島上的影響力。

    隨著生存空間拓展,西陸集團至少還能奮戰幾十年,不至于迅速走向衰亡。

    當然,也不存在通過發動全球大戰來拼死一搏的可能了。

    可惜的是,丁鎮南晚誕生了十年。

    現在的問題是,紐蘭共和國需要效仿迢曼帝國,去跟梁夏帝國拼命嗎?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