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弦-《球狀閃電》
第(1/3)頁
這次致命的失敗后,球狀閃電武器的研究和部署工作都停止了,人員也大量調出,雖然機構還沒有取消,但整個基地處于蕭條之中。正在這時,張彬去世了。
“張彬畢竟是國內球狀閃電研究的先驅,我們決定遵照他的遺愿,用球狀閃電為他舉行葬禮。這就涉及到保密方面的問題,由于你已是圈外人了,所以就沒通知。”丁儀解釋說。
我輕嘆了一口氣,在這個非常年代,導師的離去對我的觸動也不是太大。
葬禮在研究基地的閃電試驗場舉行,這里現在已雜草叢生,人們在場地的中央清出了一塊空地,張彬的遺體就放在那里。當所有的人都退到一百米的安全距離后,一棵被激發(fā)到很高能量的球狀閃電以很慢的速度從試驗場的一角飛向遺體,它在遺體上空緩緩飄行著,發(fā)出低沉的云樂,仿佛在講述著這個平凡的探索者遺憾的一聲。十多秒鐘后,球狀閃電在一聲巨響中消失,遺體冒出了一縷白煙,覆蓋著的白布塌了下去,下面只剩下很細的骨灰了。
由于基地的工作都停止了,丁儀便回到物理研究所繼續(xù)宏電子的理論研究,他在市里錯過了張彬的葬禮。他見過張彬保存下來的計算稿,其工作量令他震驚。張彬在他的眼里,是屬于那種沒有想象力或機遇去發(fā)現真理的大道,而在泥濘的荒原上終結一生的人,既可敬又可憐。他覺得自己應該到這位先驅者的墓上去看一看。
張彬的墓在八達嶺附近的一個公墓里,林云開車送他去。下車后,他們沿著一條石徑走向公墓,腳下踏著一層金黃的落葉,長城在滿山紅葉的遠方露出一段。又是秋天了,這是死亡的季節(jié),是離去的季節(jié),也是寫詩的季節(jié)。正在落下去的夕陽從兩座山間的縫隙中射下一束光來,正好照在那片林立的墓碑上。
丁儀和林云在張彬簡樸的墓碑前靜立著,都在想著自己的心事,直到太陽完全落下去。
“金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們不能同時去涉足,
但我們卻選擇了,
人跡罕至的那一條,
這從此決定了
我們的一生。”
林云喃喃地吟起了弗羅斯特的那首詩,聲音像林間的清泉。
“想過再選擇另一條路嗎?”丁儀問。
夢l阮x讀x書s
“有嗎?”林云輕輕地問。
“戰(zhàn)后離開軍隊,同我一起去研究宏電子,我有理論能力,、你有工程天才,我創(chuàng)建理論你負責試驗,我們很可能取得現代物理學中偉大的突破”
林云對丁儀微笑了一下:“我是在軍隊中長大的,除了軍隊,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全身心地屬于別的什么地方,”她猶豫了一下,又加上一句,“和什么別的人。”
丁儀沒有再說什么,走到墓碑前,把自己帶來的鮮花放到墓碑上。放下花后,他好像貝墓碑上的什么東西吸引了,遲遲沒有直起腰來,后來索性蹲下來,仔細地察看著,臉幾乎與碑面貼在一起。
“天啊,這碑文是誰起草的?”他驚呼道。
林云感到很奇怪,因為墓碑上除了張彬的名字和他的生卒日期外,沒有別的什么,這也是張彬的遺愿,他覺得自己這一生沒有什么值得總結的。林云走過去察看,立刻經得目瞪口呆:除了那幾個大字外,墓碑上還密密麻麻刻滿了小字,這些小字甚至覆蓋了碑頂和碑的背面,那些小字全是方程和計算公式。仿佛是這塊墓碑被放到有方程和公式組成的液體中津過一樣。
“啊,它們在變淡,在消失!”林云驚叫道。
丁儀猛地推了一把林云:“轉過身去!少一個觀察者,它的坍縮就慢些!”
林云轉果身軀,緊張地搓著雙手,丁儀則伏在墓碑上,開始逐行讀那些細密的碑文。
“它是什么?你看出什么來了嗎?”
“別說話!”丁儀大聲說,同時目不轉睛地讀著。
林云摸摸衣袋:“要不要到車上去找紙筆來?”
“來不及了,別再打擾我!”丁儀說著,以驚人的速度讀著碑文,他的雙眼狠狠地盯著碑面,像要用目光將它刺穿似的。
這時,西方的最后一線天光給墓碑群涂上了一層詭異的藍色,周圍的林地隱沒于一片昏暗之中,剛剛出現的幾顆晶瑩的稀星一眨不眨地懸在蒼穹上,時而有未落的樹葉在微風中激情的沙沙聲,但旋即消失,仿佛被某種力量噓著制止一樣,寂靜籠罩著一切,仿佛整個世界都在同丁儀一起全神貫注地讀著那量子化的碑文。
十分鐘后,丁儀讀完了正面,迅速掃視完碑頂和側面,然后開始讀碑面。天已完全黑下來,他摸出打火機打著,借著火苗的微光疾讀著。
“我去拿手電!”林云說完,穿過排排墓碑間的小道向停車的地方跑去。當她拿著手電跑回來時,看到打火機的火苗已經消失了,她用手電照去,看到丁儀背靠著墓碑坐著,兩腿平伸在地上,仰頭看著星空。
墓碑上,碑文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大理石光潔的平面象鏡子似的反射著手電光。
手電光也使丁儀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他伸手拉住林云,拉著她轉到墓碑后面,指著碑的根部說:“看這兒,留下了一行,非量子態(tài)的,也是碑文中唯一的一行漢字。”林云蹲下去,看到了墓碑根部那一行娟秀的刻字:
“彬,引起f的速度只有‘26。831米/秒,我好怕。”
“我認識這字體!”林云盯著那行字說,她曾不止一次看過張彬留下的那本被球狀閃電隔頁燒毀的筆記。
“是的,是她。”
“她都刻了些什么?”
“一個數學模型,全面描述宏原子的數學模型。”
“哦,我們真該帶個數碼相機來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