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蘇伊士運河的開挖并不是一帆風順。 四年來,出現的大大小小暴亂足足有二百多次,最大一次超出了兩萬余人,結果都被馬穆魯克王朝的軍隊血腥鎮壓了。 馬穆魯克已經是騎虎難下,不挖河,大明不答應,挖河,百姓不答應。 一些貴族想要反對國王,反對大明,強力要求放百姓回去種田,而不是無休止地勞作,但這些貴族的結果和暴亂的百姓一樣。 馬穆魯克的國王納斯爾丁·法拉吉拿到了大明的火器援助,見識到了火器的可怕,也清楚大明想要消滅馬穆魯克實在是不需要費什么力氣,加上朱能、駱冠英、燕王等大型船隊出現在紅海之上,數萬人軍隊從遙遠的大明說來就來的氣勢,讓法拉吉根本生不起反抗大明的心思。 一旦朱權的水師受到攻擊,那馬穆魯克將面對的不再是朱權這部分水師,而是更為龐大、更為精銳的大明主力! 開羅城。 法拉吉見到了朱權、鄭和、沈偉等人。 鄭和送上了精美的陶瓷與黃金打造、寶石點綴的王冠,肅然道:「尊敬的馬穆魯克國王,感謝你們為開挖蘇伊士運河付出的巨大努力與犧牲,這將是一條偉大的河流,是一條留名千古的河流,大明現在也有一條河流,名為京杭大運河,隋時皇帝開挖時,背負了無數罵名,但河流一直存在,無數百姓為之受益……」 法拉吉不知道隋朝皇帝是誰,但鄭和的話很是中聽。 現在馬穆魯克王朝內部確實出了很大問題,年年鎮壓,矛盾越來越大,軍隊承受的壓力與煎熬也不斷增加,照這個進度下去,不等運河挖出來,馬穆魯克的墳墓先挖好了。 眼下的付出,確實可以帶來巨大的利益。 一旦等運河挖出來,馬穆魯克王朝將會控制這一條運河,坐收運河之利,只要收稅,便足以帶來無盡財富,現在的犧牲與付出,是為了日后的好處。 法拉吉面對鄭和,笑道:「睿智且勇猛的大明公爵,馬穆魯克將會不留余力,推動運河開挖。愿你們轉告偉大的大明皇帝,我們愿意臣服大明,并派出使臣前往大明?!? 鄭和當即答應道:「大明包容天下,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若國王派使臣隨我等一起返回大明,皇帝定會高興,好好接待。」 法拉吉很是高興,安排道:「既是如此,那就讓諾魯孜·哈菲齊帶人與公爵同行而去,如何?」 「善。」 鄭和答應下來,然后說道:「馬穆魯克是大明的朋友,修運河是為了東西方貿易,大明理應出一些力。若國王有所請,可以寫書信或讓我等帶話給皇帝?!? 法拉吉重重點頭,嘆了口氣:「不瞞公爵,修運河確實遇到了諸多困難,最難之處還是糧食。為了籌備糧食,我們用盡了手段,增加了稅賦,可依舊難以滿足運河糧食所需。威尼斯國雖全力支持,大量購買糧食,甚至用三千船只日夜運糧,可如此龐大的糧食供應,依舊讓其后力不足,供應時常跟不上……」 鄭和眉頭微皺。 這倒是事實,也是最大問題。 聽寧王朱權說,威尼斯國為了籌備更多的糧食,結果米蘭公國不賣,兩國起了戰爭,威尼斯國將米蘭公國給打的大敗,不得不幫助威尼斯國籌糧以求自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