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國子監對這個驚人的想法很是震驚,在兵學院上課的徐輝祖聽到之后,當即找到郭嘉樂,看過最原始的儀器之后,徐輝祖放出話來:「只管花錢,沒錢了就找國子監要,國子監沒有就找兵部、戶部與皇上要,實在沒人給錢,我給,哪怕是賣了魏國公府也要繼續研究下去!」 徐輝祖并不是僅僅說句話那么簡單,他將此事告知了兵部、五軍都督府與一干公侯伯爵,聯名二百余勛貴、將領、官吏,上書朝廷將郭嘉樂的研究列為最高秘密,并全力支持。 那是二月十八日的事,于是,出現了一個高度機密的「218」計劃,只不過這個高度機密需要在外面進行,實在機密不起來,郭嘉樂又不想換個地方,習慣了國子監的地下室。. 于是國子監匠學院便設了個規矩,對郭嘉樂的研究有了「三不準」,未經許可,不準打聽,不準觀察,不準翻閱文 檔。 于謙是「218」計劃的參與者,曾提議使用玻璃封裝銅線,雖然可行,但根本沒辦法用,不小心就摔碎了…… 這次計劃的成功,為遠程消息的傳輸奠定了基礎。 一旦六十里甚至更遠距離實驗成功,那大明將會擁有一種全新的傳遞消息渠道,一種不需要驛使八百里加急,不需要火車,不需要船只,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將消息傳到很遠之外的地方。 這種用電來傳遞文書的方式,將會極大強化朝廷對地方的控制。 試想,若是北京煤炭缺口過大,只需要發個電報給山西,讓其大量運輸煤炭而來,便能夠緩解問題。若西疆行省收到了帖木兒國內的情報消息,完全可以通過電報將消息告知北京,而北京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回復應對之策。若鳳陽府出了災,朝廷只需要電報浙江、江西、河南、山東等行省,從不同方向輸糧……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軍事價值,如果草原上有誰想蹦跶,西南土司想吃火藥彈,定遠行省有人掀翻了桌子,西疆行省需要活動活動,朝廷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收到情報并做出決策,而不是需要動輒十天至一個月以上。 這是一項改變大明劃時代的發明與創造,當之無愧的偉大! 匠學院院長周昌走了過來,看著歡喜的三人,笑道:「看來實驗取得了成功,這才讓你們三人笑容滿面。」 郭嘉樂、宋斷斷、于謙肅然行禮。 周昌看了看桌上的儀器,點頭道:「一步步臻善吧,像是蒸汽機,如今還在迭代,你這電能是新生事物,距離實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是那句話,放開手腳去干,匠學院會全力支持你們。」 郭嘉樂謝過周昌,然后說:「后續需要將銅線規格統一起來,包括長度,為日后鋪設做準備。」 周昌伸手,輕輕拍了拍眼前的儀器:「沒問題,規格我會安排人去做。只是我建議跨過百丈距離的測試,直接進行一里實驗吧。」 「可以嗎?」 郭嘉樂詢問。 國子監的實驗都是一小步一小步進行,很少有大踏步前進的,像是胡其儀用熱氣球飛天,一開始也是從三丈,十丈,二十幾丈,一點點向上實驗,最終才允許飛天。 小幅度慢跑是實驗的基本原則,大幅度冒進一旦失敗,帶來的損失也將是巨大的。 周昌發話:「可以,這件事我可以做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