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個女兒曉得老子有些在身邊,爭來親熱,一個賽一個的要好。高愚溪心里歡喜道:“我雖是沒有兒子,有女兒們如此殷勤,老景也還好過。”又想了一想道:“我總是留下私蓄,也沒有別人得與他,何不拿些出來分與女兒們了?等他們感激,越坚他每的孝心。”當下取三百兩銀子,每女兒與他一百兩。女兒們一時見了銀子,起初時千歡萬喜,也自感激。后來聞得說身邊還多,就有些過望起來,不見得十分足处。大家卿噥道:“不知還要留這偌多與那個用?”雖然如此說,心里多想他后手的東西,不敢沖撞,只是趕上前的討好。侄兒高文明照常往來,高愚溪不過体面相待。雖也送他兩把俸金、幾件人事,恰好侄兒也替他接風洗塵,只好直退。侄兒有些身家,也不想他的,不以為意。 那些女兒鬧哄了幾日,各要回去,只剩得老人家一個在這些敗落舊屋里居住,覺得凄涼。三個女兒,你也說,我也說,多道:“來接老爹家去住幾時。”各要爭先。愚溪笑道:“不必爭,我少不得要來看你們的。我從頭而來,各住幾時便了。”別去不多時,高愚溪在家清坐了兩日,寂寞不過,收拾了些東西,先到大女兒家里住了幾時。第二個第三個女兒,多著人來相接。高愚溪以次而到,女兒們只怨恰來得遲,住得不長遠。過得兩日,又來接了。高愚溪周而復始,住了兩巡。女兒們殷殷勤勤,東也不肯放,西也不肯放。高愚溪思量道:“我總是不生得兒子,如今年已老邁,又無老小,何苦獨自個住在家里?有此三個女兒轮轉供養,勾過了殘年了。只是白吃他們的,心里不安。前日雖然每人與了他百金,他們也費些在我身上了。我何不與他們慨過,索性把身邊所有盡數分與三家,等三家轮供養了我,我落得自由自在,這邊過幾時,那邊過幾時。省得老人家還要去買柴朵米,支持辛苦,最為便事。”把此意與女兒們說了,女兒們個個踴躍從命,多道:“女兒養父親是應得的,就不分得甚么,也說不得。”高愚溪大喜,就到自屋里把隨身箱籠有些實物的,多搬到女兒家里來了。私下把箱籠東西拼拼湊湊,還有三百多兩。裝好漢發個慷慨,再是一百兩一家,分與三個女兒,身邊剩不多些甚么了。三個女兒接受,盡管歡喜。 自此高愚溪只轮流在三個女兒家里過日,不到自家屋里去了。這幾間祖屋,久無人住,逐漸坍將下來。公家物事,賣又賣不得。女兒們又攛掇他說:“是有分東西,何不拆了些來?”愚溪總是本想家去住了,道是有理。但見女婿家里有甚么工作修造之類,就去悄悄載了些作料來增添改用。東家取了一條梁,西家就想一根柱。甚至豬棚屋也取些椽子板障來拉一拉,多是零碎取了的。侄兒子也不好小家子樣來爭,聽憑他沒些搭煞的,把一所房屋狼藉完了。 祖宗締造本艱難,公物將來棄物看。 自道婿家堪畢世,寧知轉眼有炎寒? 且說高愚溪初時在女婿家里過日,甚是熱落,家家如此。以后手中沒了東西,要做些事体,也不得自由,漸浙有些不便當起來。亦且老人家心性,未免有些嫌長嫌短,左不是右不是的難為人。略不象意,口里便恨恨毒毒的說道:“我還是吃用自家的,不吃用你們的。”聒絮個不住。到一家,一家如此。那些女婿家里未免有些厭倦起來,況且身邊無物,沒甚么想頭了。就是至親如女兒,心里較前也懈了好些。說不得個推出門,卻是巴不得轉過別家去了,眼前清凈幾時。所以初時這家住了幾日,未到滿期,那家就先來接他。而今就過日期也不見來接,只是巴不得他遲來些。高愚溪見未來接,便多住了一兩日,這家子就有些言語出來道:“我家住滿了,怎不到別家去?”再略动氣,就有的發話道:“當初東西三家均分,又不是我一家得了的。”言三語四,耳朵里聽不得。高愚溪受了一家之氣,忿忿地要告訴這兩家。怎當得這兩家真是一個娘養的,過得兩日,這些光景也就現出來了。閑話中間對女兒們說著姊妹不是,開口就護著姊妹伙的。至于女婿,一發彼此相為,外貌解勸之中,帶些尖酸譏評,只是丈人不是,更當不起。高愚溪惱怒不過,只是尋是尋非的吵鬧,合家不寧。數年之間,弄做個老厭物,推來攮去。有了三家,反無一個歸根著落之处了。 看官,若是女兒女婿說起來,必定是老人家不達時務,惹人憎嫌。若是據著公道評論,其實他分散了好些本錢,把這三家做了靠傍,凡事也該体貼他意思一分,才有人心天理。怎當得人情如此,與他的便算己物,用他的便是冤家。況且三家相形,便有許多不調勻处。假如要請一個客,做個東道,這家便嫌道:“何苦定要在我家請!”口里應承時,先不爽利了。就應承了去,心是懈的,日挨一日。挨得滿了,又過一家。到那家提起時,又道:“何不在那邊時節請了,偏要留到我家來請?”到底不請得,撒開手。難道遇著大小一事,就三家各派不成?所以一件也成不得了。怎教老人家不氣苦?這也是世態,自然到此地位的。只是起初不該一味溺爱女兒,輕易把家事盡情散了。而今權在他人之手,豈得如意?只該自揣了些己也罷,卻又是親手分過銀子的,心不甘伏。欲待憋了口氣,別走道路,又手無一錢,家無片瓦,爭氣不來,动彈不得。要去告訴侄兒,平日不曾有甚好处到他,今如此行徑沒下梢了。恐怕他們見笑,沒臉嘴見他。左思右想,恨道:“只是我不曾生得兒子,致有今日!枉有三女,多是負心向外的,一毫沒干,反被他們賺得沒結果了!”使一個性子,噙著眼淚走到路旁一個古廟里坐著,越想越氣,累天倒地地哭了一回。猛想道:“我做了一世的孺生,老來弄得過等光景,要這性命做甚么?我把胸中氣不忿处,哭告菩薩一番,就在這里尋個自盡罷了。 又道是無巧不成話,高愚溪正哭到悲切之处,恰好侄兒高文明在外邊收債回來。船在岸邊搖過,只聽得廟里哭聲。終是關著天性,不覺有些动念。仔細聽著,象是伯伯的聲音,便道:“不問是不是,這個哭,哭得好古怪。就住攏去看一看,怕做甚么?”叫船家一櫓邀住了船,船頭湊岸,撲的跳將上去。走进廟門,喝道:“那個在此啼哭?”各抬頭一看,兩下多吃了一驚。高文明道:“我說是伯伯的聲音,為何在此?”高愚溪見是自家侄兒,心里悲酸起來,越加痛切。高文明道:“伯伯老人家,休哭壞了身子,且說與侄兒,受了何人的氣,以致如此?”高愚溪道:“說也羞人,我自差了念頭,死靠著女兒,不留個后步,把些老本錢多分與他們了。今日卻沒一個理著我了,氣忿不過,在此痛哭,告訴神明一番,尋個自盡。不想遇著我侄,甚為有愧!”高文明道:“伯伯怎如此短見!姊妹們是女人家見識,與他認甚么真?”愚溪道:“我寧死于此,不到他三家去了。”高文明道:“不去也憑得伯伯,何苦尋死?”愚溪道:“我已無家可歸,不死何待?”高文明道:“侄兒不才,家里也還奉養得伯伯一口起,怎說這話?”愚溪道:“我平日不曾有好处到我侄,些些家事多與了別人,今日剩得個光身子,怎好來擾得你!”高文明道:“自家骨肉,如何說個擾字?”愚溪道:“便做道我侄不棄,侄媳婦定嫌憎的。我出了偌多本錢,買別人嫌憎過了,何況孑然一身!”高文明道:“侄兒也是個男子漢,豈由婦人作主!況且侄婦頗知義理,必無此事。伯父只是隨著侄兒到家里罷了,再不必遲疑,快請下船同行。”高文明也不等伯父回言,一把扯住衣袂,拉了就走,竟在船中載回家來。 高文明先走进去對娘子說著伯伯苦惱思量尋死的話,高娘子吃驚道:“而今在那里了?”高文明道:“已載他在船里回來了。”娘子道:“雖然老人家沒搭煞,討得人輕賤,卻也是高門里的体面,原該收拾了回家來,免被別家恥笑!”高文明還怕娘子心未定,故意道:“老人家雖沒用了,我家養這一群鵝在圈里,等他在家早晚看看也好的,不到得吃白飯。”娘子道:“說那里話!家里不爭得這一口,就吃了白飯,也是自家骨肉,又不養了閑人。沒有侄兒叫個伯子來家看鵝之理!不要說這話,快去接了他起來。”高文明道:“既如此說,我去請他起來,你可整理些酒飯相待。”說罷,高文明三腳兩步走到船邊,請了伯子起來,到堂屋里坐下,就搬出酒看來,伯侄兩人吃了一會。高愚溪還想著可恨之事,提起一兩件來告訴侄兒,眼淚簌簌的下來,高文明只是勸解。自此且在侄兒处住下了。三家女兒知道,曉得老兒心里怪了,卻是巴不得他不來,雖体面上也叫個人來动問动問,不曾有一家說來接他去的。那高愚溪心性古撇,便接也不肯去了。 一直到了年邊,三個女兒家才假意來說接去過年,也只是說聲,不見十分殷勤。高愚溪回道不來,也就住了。高文明道:“伯伯過年,正該在侄兒家里住的,祖宗影神也好拜拜。若在姊妹們家里,掛的是他家祖宗,伯伯也不便。”高愚溪道:“侄兒說得是,我還有兩個舊箱籠,有兩套圓領在里頭,舊紗帽一頂,多在大女兒家里,可著人去取了來,過年時也好穿了拜拜祖宗。”高文明道:“這是要的,可寫兩個字去取。”隨著人到大女兒家里去討這些東西。那家子正怕這厭物再來,見要這付行頭,曉得在別家過年了,恨不得急燒一付退送紙,連忙把箱籠交還不迭。高愚溪見取了這些行頭來,心里一發曉得女兒家里不要他來的意思,安心在侄兒处過年。大凡老休在屋里的小官,巴不得撞個時節吉慶,穿著這一付紅閃閃的,搖擺搖擺,以為快樂。當日高愚溪著了這一套,拜了祖宗,侄兒侄媳婦也拜了尊長。一家之中,甚覺和氣,強似在別人家了。只是高愚溪心里時常不快,道是不曾掉得甚么與侄兒,今反在他家打攪,甚為不安。就便是看鵝的事他也肯做,早是侄兒不要他去。 同枝本是一家親,才屬他門便路人。 直待酒闌人散后,方知葉落必歸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