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上皇既至興慶宫,即召梅妃入宫見駕,梅妃朝拜之際,婉轉悲啼。上皇意不勝情,好言慰勞,即以所題畫真與看,梅妃拜謝道:“圣人之情,見乎辭矣,臣妾雖死,亦當銜感九泉。”因又把當日投環,遇仙避難,逢仙之事,面奏一番道:“妾若非張果先生,使其妻遠來相救,安能今日復見天顏?”上皇道:“昔年朕欲以玉真公主與張果為婚,他坚卻不允,原說有妻韋氏在王屋山中,不意你今日蒙其救援;那紙驢兒想即張果巾箱中物也。”梅妃又將葉法善所贈梅花,呈于上皇觀覽。上皇見花色晶瑩,清香襲人,不覺驚異道:“你得此仙梅,庶不愧梅妃之稱矣!”梅妃又將羅公遠詩句奏聞道:“此詩雖贈達奚女,而妾得羅采奏報之事,已離于中。”上皇點頭嗟嘆道:“羅公遠昔曾寄書與朕,說安不忘危,這安字明明說安祿山;又寄药物名蜀當歸,是說朕將避亂入蜀,后來仍當歸京都。仙師之言,當時莫解其意,今日思之,無有不驗。我正在這里想他。” 梅妃回奏,言羅采與羅素姑就是他的戚屬,上皇遂傳命,加羅采官三級,賜錢百萬。封羅素姑為貞靜仙師,賜錢二百萬,增修觀宇。又命塑張果、葉法善、羅公遠三仙之像,于觀中虔誠供奉。梅妃又念達奚盈盈同处多時,互相敬爱,情誼不薄。因奏請上皇,以虢国夫人舊宅賜與居住,這正應了羅公遠詩中畫景卻成真一句。當初盈盈把虢国宅院的畫圖,與秦国楨看了,隱過了自家的事,誰想今日就把那畫圖中的宅院賜與他,卻不是弄假成真?當下秦国楨接到了盈盈,一面告知親兄秦国模,不說是舊好,只說在修真觀中相遇,承羅采為媒兩個訂定的。国模因他已奉旨準娶,便也由他罷了。盈盈就于賜第中,與秦国楨相聚,重講舊情,這一段的恩爱,非可言喻。有一曲“黄鶯兒”為證: 重會狀元郎,上秦樓,卸道裝,從今勾卻相思賬。姓兒也雙,名兒也雙,前時瞞過難尋訪。笑娘行,今須聽我低叫耳邊廂。 原來秦国楨的夫人徐氏,就是徐懋功的裔孫女,極是賢淑,因此妻妾相得,后來各生貴子。国楨與哥哥国模,俱以高官致仕。盈盈常得入宫,謁見梅妃。又常遣人往候羅素姑。那羅素姑壽至百有余歲,坐化而終。此皆后話,不必再說。 且說梅妃當日朝見上皇過了,便要辭回上阳宫。上皇道:“朕年已老,無人侍奉,得卿相敘,正好娛我晚景,如何還要到上阳宫去?”梅妃道:“臣妾有翠華西閣得侍至尊,觸忌遭讒,自分永棄。今以未死余生,復覲天顏,已出望外。至于侍奉左右,當更擇佳麗,以繼前寵,妾衰朽之質,自宣退避。”說罷,揮淚如雨。上皇親手抚慰道:“向來與卿疏闊,實朕之過。然珍珠投贈,未始無情,今當依仙師舊好從新之語,豈忍棄朕別居。”梅妃見上皇恁般眷顧,乃遵旨留興慶宫,與上皇同处。正是: 楊花已逐東風散,梅萼偏能留晚香。 上皇復得梅妃侍奉,甚可消遣暮年。但每常念及楊妃慘死,不勝悲痛,前自蜀中回京,路過馬嵬,特命致祭,彼時便欲以禮改葬。禮部侍郎李揆奏云:“昔日龙武將士,因誅楊国忠,故累及妃子,今欲改葬故妃,恐龙武將士疑懼生變。”上皇聞奏,暫止其事。及回京后,密遣高力士潛往改葬,且密諭:若有貴妃所遺物件,可以取來。高力士奉了密旨,至馬嵬驛西道之北坎下,潛起楊妃之尸移葬他处。其肌膚已都銷盡,衣飾俱成灰土。只有胸前紫羅香囊一枚,尚還完好。那紫羅乃外国貢來冰絲所織,囊中又放著異香,故得不壞。力士收藏過了。又聞得有遺下錦裤襪一只,在馬嵬山前一個老嫗錢妈妈处,遂以錢十千買之。 原來楊妃當日縊死于馬嵬驛中,匆匆掩埋。車駕既發,眾驛卒俱至驛中打掃館舍。其中有一姓錢的驛卒,于佛堂墻壁之下,拾得錦裤襪一只。知道是宫中嬪妃所遺,遂背著眾人,密自藏過,回家把與母親錢妈妈看。那個妈妈見這裤襪上用五色錦繡成一對并頭合蒂的蓮花,光彩炫目,余香猶在。便道:“此必是那亡過的妃子娘娘所穿,這樣好東西,不容易見的哩!”正看間,恰有個鄰家的妈妈走過來閑話,因便大家把玩了一回。于是傳說開了,就有那好事的人來借觀。這個看了去,那個也要來看。錢妈妈初時還肯取將出來與人瞧瞧,后來要看的人多了,他便索起錢鈔來。越索得越多,越有人要看。直索至百文一看,那妈妈獲錢幾及數萬,好不快活。原來楊妃的裤襪,有名叫做藕履。你道那藕履二字如何解?這因楊妃平日,最爱穿繡蓮裤襪,天子常戲語之云:“你的裤襪上,正直繡著蓮花,若不是蓮花,何故內中有此自藕?”楊妃因此自名其衤夸襪為藕履。不想身死之后,遺下一只于驛庭,為眾人這所爭看,到作成那錢妈妈著實得利。后來劉禹錫作“馬嵬行”,也說及那遺襪之事。道是: 履綦無復有,文組光來滅。不見巖畔人,空見凌波襪。 郵草爱蹤跡,私手解囗結。傳看千萬眼,縷絕香不絕。 又有人說,那遺襪畢竟有時消毀,不能長留于世,亦殊不足看。有詩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