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第 180 章-《毒婦不從良》
第(1/3)頁
==第178章==
甘露殿
隨著刑杖擊打皮肉的‘啪、啪、啪’悶響聲,一旁佇立觀刑的許多宮人都忍不住縮了縮脖子,個個都是花容失色。
廊下,佇立了一群人,分了兩撥。
其中一撥人以賀嬤嬤和蓮枝為首,蓮芳以及夏柳幾個站在一旁。而另一撥人則是以一名中年女官為首,其身后同樣站著幾個宮人,從這些人面帶怨憤之色,就能看出她們似乎和賀嬤嬤等人并不對盤。
“賀嬤嬤,您作為前輩,咱們自然不好質疑??上率秩绱撕葜?,是否有些太過了?”那名中年女官說道。
此人姓陳,人稱陳女史,由尚宮局特意選派前來侍候新后,掌中宮一應對外事務。說白了,這個陳女史負責新后與六局之間傳命之事,是個跑腿傳話的。但因其地位特殊,所以在女官中的地位并不低,屬于位低權重那種。
畢竟是主子身邊侍候的,哪怕是條狗呢,也比外面人要高人一等。
陳女史作為一名六局中不起眼的女官,兢兢業業數十年,這次被選派來新后身邊侍候,她十分驚詫卻又驚喜,覺得天降鴻運,自己此番要出頭了。哪知來到新后身邊后才發現,原來事情似乎并不如她所想象那般簡單。
首先新后似乎并不按牌理出牌,哪朝哪代的皇后不是獨居一宮,可這位新后卻偏偏仗著楚帝的寵愛,與陛下同宮而居。朝中言官屢屢進言,她也沒有把這事當成回事。
按理說,皇后住在哪兒,與她們這些女官并沒有什么關系,可偏偏新后是遷來和陛下同住。
甘露殿是什么地方?那是皇帝的地頭!俗話說到哪山頭唱哪山歌,既然是圣上的地頭,自然有其自己的一套班底所在。一般皇帝身邊侍候,大多是以內侍為主,宮人為輔。而皇后身邊恰恰就相反,而是以女官宮人為主,內侍為輔。
這就有些矛盾了,一個地方總要有一個領頭的,若是在皇后自己的宮中,陳女史怎么也能占個大頭,可在這甘露殿中,她也只能做小伏低。如今這甘露殿的大頭可是內侍省的內侍監常順,讓她跟常總管爭,除非她不想要這條小命了。
所以陳女史極為憋屈。
這也就罷了,新后從東宮遷來,自然身邊也有一套自己的班底,以賀嬤嬤和蓮枝等人為首。雖因這段時間忙碌,新后還沒來得及將六局那邊接掌過來,但作為九娘的心腹,賀嬤嬤和蓮枝等人自然是要嚴守九娘身邊的一應事務。這些事情不用別人去教,她們就會做了,也因此就和陳女史形成了對持的狀態。
陳女史不甘被奪權,可她根本沒辦法反抗,且她發現新后身邊的這些人,和新帝身邊人的關系特別好,夾在兩者中間,雖沒有人明晃晃的去為難她、排擠她,但也讓她在甘露殿里寸步難行。
直到這時陳女史才發現,這哪里是什么好差事,明明就是六局中的那些人特意派她來頂缸的。
可她既然坐了這個位置,自然不想灰溜溜的回到六局去,也因此才會有眼前的這一幕。
聽了陳女史的這番話,賀嬤嬤淡然一笑,眉眼未動:“奴婢也是聽從皇后娘娘的懿旨行事,就不勞陳女史操心了。”
那也用不著這么狠吧?封后大典剛舉行,皇后就敢在甘露殿當眾杖斃一個宮人。宮人是小,可她背后的事不小啊,前朝那邊剛有言官請奏請陛下廣納天下之女,充盈后宮,這邊皇后就因一個宮人勾引陛下,當眾將其杖斃,她不要名聲了?!
陳女史被堵得面紅耳赤,剛想說什么,就見賀嬤嬤身邊那個叫蓮芳的宮人站出來,脆生生沖下面斥著:“這等不規矩的奴婢,打死也就打死了。你們都可給我看好了,這就是不規矩的下場?!?
說著,她俏目環視當場。
看其面容,年紀也不算大,但滿身狐假虎威的氣質倒是挺足。
沒有人敢質疑。
‘啪啪啪’的悶響聲,還在持續著。
按理說,要想將此人杖斃,幾杖下去也就足了,可偏偏打了幾十杖不止,人還沒見斷氣。有經驗的宮人內侍們都知道,這是故意不想立馬將人打死呢,這是在殺雞儆猴。
一時間,下面佇立的眾人噤若寒蟬。
賀嬤嬤等人也是十分惱怒。
這些日子太忙,她們這些皇后身邊的人也跟著忙得暈頭轉向的,再加上初來乍到,對一切事務都還不是很熟悉,難免讓人乘虛而入。方才湯池那處發生的事,經由蓮枝的口傳入她們耳中,大家都是又驚又怒。驚得是辜負了皇后的信任,怒得是千防萬防還是沒防住內賊。
是的,內賊。
幾乎是聽完事情來龍去脈的同時,賀嬤嬤便知道這定是內賊所為。若這宮人背后沒人幫著,她不可能會那么湊巧就闖了進去。
她們自己的人絕對無人敢做出此事,常順那邊也不可能,那么不用說就是這陳女史了。
賀嬤嬤很清楚劉女史的處境,對于六局那邊的小動作也心知肚明。新后初掌宮權,她們不免要試探一二,這陳女史說白了也就是別人頂出來的椽子。
當然,這些都是小事,待新后有所行動,六局那邊自然也就服服帖帖了。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陳女史竟然敢做出這樣的事來。借著封后大典剛舉行,新后顧忌名聲,便使了個小螞蟻出來。
若是得逞,陛下的新寵,自然萬眾矚目,陳女史也算給自己找了一條新的路。就是沒成,事情也牽扯不到她身上來。她既然敢做,自然留了后路,這是后宮這些女人們慣有的計量,賀嬤嬤在宮中呆了這么多年,自然明白這其中的關竅。
打算都很好,可惜陳女史唯一估錯的就是新后的秉性,賀嬤嬤侍候九娘多年,自然明白她平和面孔下的狠辣。她從不是一個忍氣吞聲之人,不出手則已,一旦出手那就是非死即傷。
陳女史計劃被打亂,可該做的表面功夫還是要做的,她撐起一臉笑,往賀嬤嬤身邊靠了靠,道:“皇后娘娘年紀還小,賀嬤嬤您作為老人也應該要勸導一番,這封后大典剛行,就鬧出這種事來,于皇后娘娘的名聲可是有礙啊。”說得那叫一個苦口婆心。
這是在暗示了?
賀嬤嬤老眼看著她,臉上表情似笑非笑:“奴婢自然是聽皇后娘娘的,劉女史真是費心了,你的一片苦心我自會幫你向皇后娘娘傳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