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重新定價-《重回九四》
第(2/3)頁
他猶記得中學歷史課本上的一句名言: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前幾天去地區的市里問過了,不過由于太遠了,我并不怎么想去,不過呢,若是你給的價格不合適,那我不去恐怕也不行了。”,睜著眼睛說瞎話,那是郭去拿手好戲,在商言商,談生意那就要利用一切自己已知的消息和能力,自然,騙也是一種能力。
不過,騙只能用一時,不可用一世,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用,郭去深知這個道理。
雖然是鬼話,你又想要別人相信你說的話,那就不能暴露太多,只需在假話終參雜真話即可。
地區的廢品價格,的確比城里高,這是不爭的事實,是個人都知道的事情,這是真話,具有信服力。
而郭去說他去了地區收廢品的地方,這是假話,一不小心就要露餡,所以他選擇夾雜在真話當中一筆帶過。
如此,婦女很大程度上就已經相信了他的話,那么郭去想要提高廢品價格的優勢——就更明顯了。
“市里舊書的回收價格是一塊五一斤,鐵是兩塊,鋁三塊,銅三塊五,不過這么高的價格,全都是建立在量非常大上的。我們也要賺錢養家,所以不可能按原價收你的廢品。”
郭去心中嘆息了一句“奸商”,也不知道是在說他自己,還是說別人。
“這個我知道的,價格肯定要雙方都滿意才行。我也不是那么貪婪的人,不然我也不會來找你,而是直接去地區里了。”
“這樣吧,舊書你給我一塊三一斤,鐵一塊五,鋁兩塊五,銅三塊怎樣?”
“你先別急著回答,我還沒說完呢!我可以承諾,以后收到的廢品,全部拉到你這里來賣,這個我們可以簽合同的。”
見婦女依舊有些不太愿意,郭去又急忙道,“我每次運來的廢品絕不少于六千斤!”
“那行。”婦女很干脆的答應了,郭去連車都開到她家門口了,自然也能去地區的市里,她自然也就怕郭去不賣給她了。
這年代的合同,特別是貧困縣——受教育群體不多的地方,合同其實很簡易,甚至有些合同連法律效應都不具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