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能人所不能-《大唐太子爺》
第(1/3)頁
? 繼上一次李世民詐死事件之后,高明再一次主持了朝堂,而他那充滿效率的執政方式,也讓文武百官大大的長了見識。
官員們花兩到三分種的時間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案,高明會給出同意和不同意這兩種回答。
為此他還給出了獎懲制度。
光提出問題沒有解決方案,或者解決方案不能讓高明滿意,并說出了“不同意”的時候,那么這個官員將受到當月的俸祿減半的懲罰。
一旦某個官員累計三次被懲罰,那么就代表他的能力配不上當前的職位,自動官降一品,若是降級超過三品,將趕出朝堂永不錄用。
反之,一旦官員們提出問題并給出了有價值的解決方案,高明也會給予相對應的獎勵。
而且獎勵非常俗套,就是兩樣――升官和發錢!
對于這種俗套的做法,文武百官雖然嘴里沒說什么,但是從他們那火熱的目光中可以看出,他們很喜歡這樣的獎勵方式。
于是,百官們開始盡情展現自己的才干,早朝議事也變成非常效率起來,除非特殊情況,否則朝會從來都沒有超過一個時辰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明也輕松了很多,他干脆就把早朝的時間從卯時三刻改為了申時三刻,直接推后了一個時辰。
當然,這樣的做法也引來了言官們的不滿,但是隨著那個提出意見的言官給高明賞了“不同意”三個字之后,其他的人都閉嘴了。
建議歸建議,要是把官丟了就不值得了。
而高明的這種執政方式也受到了百官們的推崇,并將其沿用到下一級,完全做到了上行下效!
他們甚至連高明在朝堂上做出的解釋,都原模原樣的搬來了。
“我讓你們來當官就是來給我解決問題的,如果你們連問題都解決不好,我要你們又有什么用處呢?倒不如讓有能力的人上來,這才叫任人唯才!”
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執政方式確實不錯,短短幾年就為大唐剔除了很多沒有能力的官員,同時也發掘出了不少的人才,大唐開始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就連李世民都忍不住感慨。
“我兒乃已具明君之姿,就算是當初的隋文帝楊堅,也不及高明遠甚!”
這話雖然聽上去只是在夸獎高明,但是向長孫無忌這些頭腦靈活的大臣們卻明白,李世民這話等于是在發出一種信號――禪位!
事實證明他們猜對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