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新時代青年人標桿-《重回1993》
第(3/3)頁
“在商言商,將慈善當作一門生意,只要你是真投入,能把錢送到貧困人民的手里,就是好同志。”
“既然三位領導同意我這個說法,那我接下來說你們要談的那件事了。”
當企業龍頭沒問題,給私營企業家講生意經,也沒問題,張天峰本來就有這樣的想法。
朋友越多,生意越廣。官方出面組織,反而能給他篩選掉不少渣子騙子,而且師出有名。
張天峰的想法是只要那些人愿意加入他建立的慈善基金會,執行相同的捐款方案,他就可以免費為那些人解答疑問。
這個辦法,真的說到了三位領導的心坎上。
真的是一計惠三啊。
張天峰達到了他的目的,結交更多的企業老板,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子。
三位領導也達到了他們的目的,提升沿海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促使更多企業快速崛起。更是在政績上去的了耀眼的扶貧成就。
那些想要求經問道的老板們也得償所愿,只是付出一點點代價。
“張天峰同志,您的提議很有建設性,我們三人已經同意了。”
“但具體實施細節,還需要一定的商議,能否給我們幾天時間去做協調工作。”
“沒問題,只要大體框架不發生改變就行。另外,三位領導,我還有一件事想要麻煩你們。”
“你說。”
“我現在不想露面,想要安安靜靜的讀完高中再出現。你們能否打個招呼?”
讀完高中?這話讓三個領導苦笑連連。
談的高深話題太多,他們已經忘記眼前這個小家伙,還是一個年僅18歲,正在讀高中的學生。
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勝舊人啊!
兩天后,沿海所有報社都刊登了一則廣告【新時代青年才俊的標桿—張奇峰。】
文中內容截取了部分張天峰和三位領導的談話,著重講述了扶貧問題和傳承傳統技巧的問題。
同時還有配套的采訪節目,視頻中張天峰只露出一個背影,面對記者的回答他侃侃而談,說著自己對于商業的獨到理解,也說著賺錢以后的扶持項目。
前有冠軍隊打廣告,后有扶貧村的神童促成一筆五千萬美元的外貿訂單。
張天峰這個一直存在,卻屢屢被搶奪風頭的人,終于出名了。
就在全國民眾將他津津樂道之際,他已經帶著高冉云茜,以及向辰等一眾保鏢,搭乘飛機去了米國。
在正式上學以前,他還需要解決最后一件事情—穩固國外市場,扶持一個可信賴的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