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分紅-《穿梭致富從1985開始》
第(3/3)頁
徐峰只有搖頭苦笑,不過現在對藝人,對這圈子里面的人整頓,大部分也收斂了不少,不要看某些人現在玩的高興,后面有苦的時候,只是說時候沒到。
當然這整頓也就是一陣風,后面會放開的,畢竟當*不玩豈不是沒有什么想法了。
晚上在徐峰家里吃的是徐峰媳婦自己做的炸醬面,也喝了一點酒,吃完何貴自己打車就回別墅居住了。
然后何貴就開啟了吃飯之旅,松田的母親也來京都了,松田居然是單親家庭,母親才三十七歲,據說十六歲就生下了松田……。
其余的都比較正常,好在何貴都拉上徐峰一起吃飯的,不然說不定被人說什么的都有。
一個星期才回到h市,當然在京都的時候,何貴也去94處理一些事情。
何貴離開的時候,古扎就簽約到了貴氏電影公司,古扎的老東家也沒有要什么太高的價錢,就是要在下兩部電影里面要兩個配角,搞得徐峰都準備動粗了,沒想到對方直接就認了……。
然后播放平臺也成立了一個影視投資公司,畢竟兩次何貴電影公司帶去了不少的利潤,很多人不知道為什么很多公司的利潤都是負的……其實是做出來的,不然要繳納多少稅,凈利潤是負的。
就拿平臺的影視投資公司來說,投幾千萬,幾百萬,這里面貓膩大的很啊……。
最簡單的一個,投資幾千萬拍個電影,然后……不過審,你以為虧了?
呵呵,錢就到了某些人口袋里面去了……。
h市博物館這邊沒什么事情,蘇玲也來上班來了,跟劉茹吃了一頓飯,看了一場電影,晚上還是回到妮可這邊。
第二天又帶兩個兒子回農場,在農場處理了一些事情,過了兩天就自己在h市單獨的房子住了。
——————————————94年————————
94年這邊,何氏新材料研究所接連一周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并注冊了數十個專利技術,并且還在增加,一一時間,全世界的新材料領域爆發地震,無數的材料實驗室關閉,無數的碳纖維的投資機構倒閉。
這就是科研的殘酷,你要有三天出成果,但是別人比你多一天出,別人就是贏家。
在現代歷史上,光刻機也是一樣的,本子一家公司只是遲半年研究出,就被淘汰了,因為光刻機這樣的設備,不可能有人買玩具一樣。
最慘的就是本子幾家碳纖維企業,股價就跟坐電梯一樣。
至于何氏新材料研究所具體的研究人員,具體的人數,具體的投資,都是保密的,因為是私人企業,還是大陸的私人企業。
已經有實驗室根據論文試驗出了結果,是可靠的。
何貴這次來到徽省,這邊人力成本,土地成本還有生活成本比沿海要低很多。
就在光伏工業園的對面,何貴準備建立一個全球最大的碳纖維工廠,西門子電氣集團為工廠提供設備安裝等等的。
西方就是這樣,你研究出來了,對方就不封鎖了,你沒研究出來,捂的死死的。
當然生產碳纖維材料的設備,何貴這邊內地可以自己弄出來,但是那樣的話,會耽誤時間,而且這種涉及到大化工項目的,還是西門子電氣這種大型的集團,干的快,可以按照你的要求盡快拿出生產線。
西門子,博世這些是大型的綜合性的電氣集團,現代就連美利堅都得要用這些企業。
何貴帶著新材料實驗室一名負責人,技術就是這名負責人帶領的團隊負責,根據生產工序要求西門子提供可靠的生產線。
西門子則要根據地形設計廠房什么的,施工隊大部分是內地的,這樣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
其實材料研究就是一層窗戶紙,就拿炭纖維來說,就是拉絲,碳化溫度的工藝,也許溫度一個小小的變動就導致碳纖維的性質不一樣。
徽省這邊也是眼巴巴的,好容易等來了投資,肯定是不會放過的,以前看到對面贛省大搞建設,心里也不是滋味。
何貴就是領頭的,具體的下面去談,西門子電氣這次撈到大項目了,不說這個炭纖維的生產,還有一個大乙烯化工項目。
所以西門子的執行總裁,在何貴面前臉都笑爛了。
根據經驗,這邊碳纖維一旦生產,那么何貴肯定會在西方某個國家授權生產或者是合資生產,然后把整個世界的碳纖維材料銷售都收到自己手里。
就跟芯片一樣,看起來世界上芯片公司有內地的,美利堅的,西方的,但是背后大家都有默契,針對的是第三方的芯片,英特爾起-訴ibm,還有龍谷不是一次兩次了,但是沒辦法,幾次起-訴都沒有被認定是壟斷……。
那么要是再新建工廠,誰來做設備,西門子有著先天的優勢不是。
本地,何貴的技術團隊,西門子的團隊,就建設方案進行了切磋,要多大,要什么基礎設施,比如電力,比如其他的,水源,環保,污水處理等等的。
一個星期,拿出一個大的框架協議,何貴簽字之后走人,然后與西門子簽訂了大乙烯項目,一時間沿海各省都伸出橄欖枝,不過何貴給西門子提出的要求,當地不知道,西門子就先考察。
何貴則直接回京都了,這一次何貴建設碳纖維工廠,走的貸款……一部分走國內銀行,一部分走西方銀行,大篷車,花旗,德意志,倫敦,免得有些人逼逼叨叨的。
------題外話------
明天雙倍月票開始加更,大家有月票留著,拜謝。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