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一十四章 清單-《穿梭致富從1985開始》


    第(1/3)頁

    ps:求月票,第二更下午去了。

    “是的,干擾劑效果很好,這幾種藻類在合適的溫度,生長比以前更快……。”老梁也是有些激動,知道海草也是植物,一般的植物都只有在一個溫度區間生長最快。

    這些海草的溫度區間更寬,代表著造氧量的增加,固碳能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何貴看著有什么海韭菜,海藻之類的,固碳就要選擇那種不會被人采集的海藻,會被人采集的瘋長也沒啥用。

    “海韭菜一般都沒人要,我的計劃是讓這些海韭菜品種更加的好,在繁殖速度,生長速度,個體植株方面都有所增加,對于整體的固碳能力更強。”

    “海帶這種雖然生長迅速,但是這東西很容易被人采集,所以也就是是一個同時試驗的對象。”

    何貴聽著老梁的匯報,偶爾點點頭,然后看了看池子里面培養的海韭菜等海藻,其實何貴不怎么懂得這些東西,但是老板嗎,不懂可以裝懂。

    這邊參觀完了,何貴又參觀了香草園,香草已經開始加工了,這里的大棚,一年四季都出產。

    “品質怎么樣?”何貴看著加工好的一根根的黑的。

    “極品,這些都是極品,咱們溫控大棚的溫度最適合。”老梁拿出一根遞給何貴。

    何貴看了看長大約有十六厘米,很粗,聞著一股沁人的香味。

    “長鼻蜂方面可以售賣了嗎?”何貴繼續問道。

    “可以了,不過我們建議農戶還是用大棚來種植,三五家,七八家,在一塊構建一個整體的大棚,這樣培育長鼻蜂也方便。”

    “香豆莢一年四季都可以產出,而且還沒有果園,蔬菜大棚管理那么麻煩,香豆莢又耐儲藏,已經有不少合作社有引進的意向了。”

    何貴點點頭,來到大米七香蕉園這邊,老梁繼續說道:“大米七香蕉已經獲得了農業部的批準,上次看的種苗已經拉走了,現在不少外國種業公司希望獲得咱們的種苗。”

    “可以,我們可以免費提供種苗,但是要按照香蕉的產量收專利費。”何貴繼續說道。

    “我其實也是這個意思,抗旱黃豆出口中亞,西亞地區,那邊試驗結果已經出來了,是經濟效益非常好的農作物,咱們這邊種業公司就規定了,賣給咱們,專利費可以優惠,但是賣給其他國家,就要繳納全額的專利費用。”

    “但是就是這樣也吸引了很多國家的目光,因為咱們的種子可以自留種,不需要二次購買種子,幾家大型黃豆企業的股票已經跌了大半年了。”

    何貴搖搖頭:“最近我在做研究,好像給我發了這么一個會議記錄,我沒看。”

    老梁不知道何貴研究什么,但是何貴在國內的地位是奠定了的,上面估計黃豆產量會在三年之后大爆發,很多半干旱地區的黃豆產量會讓黃豆整體價格下降。

    另外內地黃豆種業公司還推出了幾種黃豆,雖然產量比不上別人的,但是抗旱,防澇,防蟲方面性價比更高,最關鍵的是可以自留種。

    當然那些大平原不一定愿意種植,但是山地呢?

    咱們是山地面積最多的國家,雖然三哥的耕地面積第一,但是三哥單位面積產量很低,糧食總產量沒有咱們高。

    其實現代這次糧食危機,也是很幸運的,因為就在兩三年前,玉米事件讓某些人補倉補了好幾年,這不剛補好,就遇到了沖突。

    很簡單就可以看出來,前些年非洲豬瘟肆虐,生豬存欄不到原來的一半,但是進口糧食數量不斷增加,價格也是一路飆升,那么這些糧食去哪了?

    非洲豬瘟一年少幾億頭生豬,一頭豬需要接近400斤糧食(600斤飼料,但是飼料里面有草粉等等的。)。

    可以釋放部分山地產能,另外中亞,西亞,還有北非等地。

    這些地方是別的黃豆種業無法搶奪的,因為你的豆子在那邊基本都沒有什么產量,你送別人別人都不要。

    香蕉苗圃里面的香蕉苗已經運走了,老梁繼續問道:“老板,這香蕉繁育場是不是分離出去,咱們這邊進進出出的人太多不是好事情,地方上也有不少愿意與咱們合作。”

    “那就搬出去,長鼻蜂也可以搬出去。”何貴點點頭,老梁說的有道理

    “要不要在海外建立基地?”老梁又繼續問道。

    何貴琢磨了一下說道:“這個我匯報一下,看看上面的意見,不過海外基地你可以拿出一個方案來,以后你肩膀上的擔子就重了,能忙的過來嗎?”

    “沒問道,老板,其實研究了大半輩子,也有些枯燥了。”老梁小心翼翼的說道。

    “哪你就暫時一肩挑,海外種植基地咱們的利益要放在第一位,咱們是私人企業,等到走上正規,我給你股份。”

    “謝謝老板,謝謝老板,我知道怎么做,西方那些公司早就做過無數次了。”

    “嗯,計劃做好之后發我一份。”

    視察結束,何貴就陪著任盈盈兩天,然后才回到農場這邊。

    在博物館這邊請劉茹吃飯,然后給文件簽字,陪妮可一天,然后回到農場了。

    ——————————————95年——————

    圣誕節前夕,何貴直接飛往京都了,時間安排十分緊湊了,現代的事情只有先放下了。

    京都這邊,今年的福利待遇,明年的各種計劃,都要報上來,需要何貴看一看。

    也沒有時間休息什么的,先看的是楊海負責的這一攤子,楊海搞慰問這個的確身份合適,何貴看都不看具體數字,直接簽字,明年需要多少都不是個事情。

    何貴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錢,每天增加的單位起碼是億,說不定偶爾還是十億。

    方便面工廠提出擴張計劃,計劃建立分廠,計劃暫時建立兩個。

    何貴仔細看了下去,去年方便面一直處于供不需求的狀態,最大的原因居然是送禮,以前的人送麥乳精之類的,現在喜歡送方便面,實惠。方便面有兩種包裝,一種是可以重復利用色塑料碗,一個是牛皮紙那種,就是現代那種。

    但是塑料碗賣的最好,何貴仔細看了看數據,然后同意了方面生產線的擴張。

    沒辦法,今年一年捐贈超過六百萬桶,一部分是邊境,一部分是貧困學校,雖然看起來六百萬桶很多,但是算錢真的沒有幾個,三個小目標而已。

    這三個小目標可以讓多少孩子讀書的中午吃一頓,雖然不算好,當然了,方便面工廠的稅收優惠也很大,畢竟是合資企業嘛,港資。

    然后是何氏調味品,在各地超市銷售不錯,其實不同的地方醬油味道不一樣,有些地方咸,有些地方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