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火星的活動時間是兩小時?!? “我們為宇航員配備了外骨骼輔助設備?!? “主要是在長期的太空航行中,會導致人的肌肉記憶消失。” “雖然我們已經有各種的訓練設備?!? 何貴聽著負責人的介紹,點點頭,本來這次何貴是想去的,但是因為要關心現代的事情,所以就沒辦法去了。 何貴簽字,發射進入最后的緊張階段,何貴也沒在這里待著,一方面是何貴在這里也沒事情做,第二是何貴還有現代的事情。 消息已經宣布出去了,下一步還有宇航員跟大家見面,官方還要開新聞發布會等等的。 對于內地這些年開掛的科技發展速度,西方國家就感覺一個字:累。 如果時間可以回溯,那么阿美的資本家絕對不會把F14生產線以及技術都轉讓,因為當時內地表現出來的制造業水平已經可以說用很爛來形容了,同一架飛機的同樣的螺絲公差大的互相不匹配。 當時阿美智庫就評估,認為內地的制造業估計跟三哥一樣爛,誰知道人家居然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再給一次機會,利勃海爾也不會把礦山機械,挖掘機技術等等的轉讓。 再給一次機會,西方不會把二毛的那些技術工人留下,讓姓何的撿便宜了。 再給一次機會……好吧,沒有什么后悔的事情。 現在那些財團根本不敢提這些事情,麥道公司在阿美已經被提起了好幾次反壟斷訴訟,但是都毫無例外的贏了。 麥道公司與何某人勾結,稱霸藍星航空市場,很多人都咬牙切齒的,但是還沒辦法……。 西方政客看著內地的新聞發布會,心里在吶喊:毀滅吧! 這些政客知道,這件事情也會被反對派利用,然后攻擊自己這些人,自己這些人還不得道歉,也許會灰溜溜的離開辦公室……。 但是真的趕不上啊,登月都還沒搞定,別說登陸火星了。 西方政客都祈禱姓何的低調一些,因為姓何的一出來就是一些天大的麻煩。 沒錯,因為何某人要載人登陸火星,那么西方這些執政機構就會被反對派圍攻,但是這真特么不關咱的事情,咱才上任幾天啊……。 西方的政策連續性是最差的,觀海的什么醫療計劃,在某人上臺第一天就簽字停下了……。 政策連續性差,也代表著資源的耗費,一個政策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來做,然后做到一半,下一個上來了,全部否決。 就像某人的邊境墻,也是一個爛尾工程了……。 西方媒體就分為兩派,執政的這一派一點也不報道,而反對派的報紙吹的不得了。 人類文明的重大轉折點! 人類紀元上的又一道靚麗的節點! 沖入宇宙,踏入星海的重要里程碑! 火星開發的第一步。 當然這些媒體一邊吹捧載人登陸火星,馬上又質問我們呢,我們的政-府在干什么,他們在參加酒會趴體? 何貴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距離發射時間已經很近了,何貴沒有參加新聞發布會什么的,以后這邊慢慢會與官方合作經營,自己嗝屁以后全部捐給官方。 媒體被允許直播,無數的媒體,無數的攝像頭,當然這些人都在防彈玻璃后面,一方面是防止有人用一些設備干擾火箭發射,比如某些把噴子偽裝成照相機的天才……。 全世界的媒體起碼來了三分之二,密密麻麻的攝像機,照相機等等的。 廣播,電視,網絡直播到處都是主持人的聲音。 “火星探索火箭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運載火箭?!? “五枚助推器,一枚助推器的推力就高達820噸,直徑2.8米。” “整體高99米,芯級直徑達到3,8米,火星探索飛船直徑4.2米,高度6米?!? 火箭矗立在發射架上,可以看到芯級的頂部要大一圈,那就是火星探索飛船。 “火星探索飛船分幾個部分,火星軌道飛行器以及登陸火星的登陸器?!? “整個過程大概需要160天左右。” 無數的媒體都在播報這些具體的數據,無數人都在電視電臺還有網絡上觀看。 這次火箭采用了五枚助推器,再大就沒有必要了,因為越大自身重量就越大,推重比就越低,推重比也是一個曲線,達到一定閾值就會下降,性價比也不高,另外還危險。 這次燃料灌注都是十幾個小時,幾千噸的燃料讓火箭外面都有了水氣,這是因為灌注的時候低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