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九十四章 荒莽世界的石蓮子-《靈氣復蘇的旁門祖師》


    第(3/3)頁

    “反正院子夠大,在院子里挖一小塊蓮池,種上這石王蓮,里面再養上幾條錦鯉,這才是修行中人該有的情調啊!”

    高景飛不由想到了古代大戶人家通常都會在院子里開辟花園池塘,養金魚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在院子里找好蓮池的位置,就定在菜園的后方,也就是東屋外兩米遠的位置,推開窗子就能看到魚戲蓮葉間的美景,有隔著一段距離不會被水汽侵染,絕對是最佳地點。

    正好家里之前修豬圈還剩下一小堆青磚,高景飛便用青磚在地上將蓮池的位置大致圈了出來,準備等夜里就把陰影仆役小影放出來,讓他挖一個小池塘出來。

    擺弄青磚的時候高景飛發現這青磚質量極好,雖然看起來灰撲撲已經有些舊了,但是互相敲擊起來依舊聲如玉磬般清澈,而且結實的好像石頭。

    這磚也不是買的,而是他爹高文斌去附近山里撿的。

    山里當然不會生出磚石來,之所以能夠撿回磚石,那是因為曾經這一片山中還有不少住戶,一些是因為戰亂逃難進山避居的山民,更多的一些則是早年在陽山采石開碑的匠戶后代。

    陽山曾經以碑材而聞名,因當年大明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父子開采石材立碑而為世人所知。

    所以當年的官府便在幾處采石場設立了匠戶營,前朝沿襲大明也在這里采石開碑,后來便形成了一個個山村,經歷數百年傳承下來,留在山里的村子已經很少,等到新夏國建國之后,國家便將那些生活不便的山村遷徙到附近幾個地勢好一些的村子中,合并組成了湯山鎮如今的幾個行政村。

    他們古泉村有一半人也都是那時候融入進來的。

    根據村里老人談論,最后一批遷出來的村民還是八十年代的時候,所以這附近的山里面留下了不少建筑遺址,原來很多村民家里修房建房需要磚瓦的時候,都會拉著車進山里去舊村里面撿回來一些。

    這不要錢的磚瓦當然很受村民們歡迎,畢竟那個年代窮啊!

    等到了九十年代,經濟環境逐漸大好,農業稅也逐漸減低,連他們這些農村也跟著受益,也就很少有人再進山里拉舊磚瓦回來建房了。

    一來這么多年下來,容易挖的都被村民挖走了,剩下的數量也不多,要不就是距離太遠很難拉回來,要不便是都埋在地下不好挖。

    二來有那個進山的辛苦,不如直接去鎮上磚廠買一批回來,紅磚水泥價格不貴,建房也更加方便體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