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明天啟-《靈氣復蘇的旁門祖師》
第(3/3)頁
“奴婢魏忠賢見過丹陽伯!”
嚯!
高景飛忍不住心中驚嘆,這又是一位歷史名人啊!
而且還是大名鼎鼎的九千歲魏忠賢,這可是中土歷史之中最有名的一位大太監,便連后來因老佛爺而著名的李蓮應都得被這位九千歲的威名霸氣壓下一頭。
至于趙高、高力士等知名宦官,在歷史中可能知名度不小,但在民間百姓之中的知名度可就遠遠不如前二者了。
“原來是魏公當面,高景飛有禮了!”
高景飛可不會認為魏忠賢就是后來影視作品中描述的那種壞的流膿的大奸臣,畢竟史書都是由勝利者和文官書寫的,而魏忠賢是什么人?
這位可正是文官的死對頭,是與士大夫階層有著重要利益沖突的宦官,明朝以來,按照后世的歷史研究,文官與皇權之間的沖突便是貫穿整個大明的最主要矛盾。
尤其是大明中后期的階段,甚至有皇帝為了擺脫文官的挾制,做出幾十年不上朝的反抗舉措。
這乍一聽似乎是皇帝不負責任,后來文官們也集體以此點來攻擊那位皇帝,但實際上不上朝并不意味著不理朝政,在那位皇帝時期,朝局還是穩穩的把控在皇帝手中的。
再比如眼前的天啟皇帝,別管那些文官給這位抹黑多少,比如沉迷米工不理朝政等罪名,但情況真的就如此嗎?
要知道這位可是正經受過帝王教育的,跟他弟弟朱由檢不同,在天啟活著的時候,盡管東北局勢敗壞,但綜合朝局還是在其掌控之中,而九千歲魏忠賢被文人形容成吃人惡魔,敗壞朝政的毒瘤,實際上這位大太監對國家的秩序穩定和利益來說,作用要遠遠大于那些只會打嘴炮的東林黨們。
起碼前線士兵們的軍餉就都是魏忠賢委派手下的閹黨們搞來的,而東林黨呢?
他們就只知道花錢和減稅!
沒見后來崇禎登基,魏忠賢是被鏟除了,朝堂上成了東林黨口中的“眾正盈朝”之后,大明的局勢便陡然敗壞。
尤其是在“英明正直”的東林黨的努力下,朝堂免除了萬歷年間定下的礦稅、商稅等增收之后,聽起來減稅是善政,但見面了那些商稅礦稅,稅收壓力就一下子都落到了普通農民身上,肥的卻是與東林黨有著緊密聯系的富商豪族們。
這進一步加劇了內部叛亂的爆發和大明經濟的崩潰。
所以高景飛從來不全信那史書上寫的,要說最早的太史公等史家所記歷史還有很大的公允性,那么隨著儒家獨尊,尤其是宋明理學大興之后,這士大夫的筆便和他們的嘴一樣,節操都是一年不如一年,讓人不敢再相信!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