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封爵儀式雖然民眾們看不到里面的現場,但是卻有消息同步公布出來在網絡和媒體上,讓全國公眾都能看到內容。 除了記述這些官員的既往功績之外,還有他們的出身及祖先取得的榮譽。 看著被公布出來的這些原本還算熟悉的文武官員,三里坤的民眾們議論紛紛,以前以為如何如何,現在才知道原來其祖先是某某忠臣義士。 這一下子, 這些受封世襲爵位的人身上就像加了到光環一樣,原本人們對他們的一些本能的嫉妒心理都隨之減輕了許多。 但這里面唯有一位受封者遭到了大家的非議,便是那位名不見經傳的成義山,突然被封為錦衣衛指揮使與世襲伯爵,引起了民間廣泛的爭論。 畢竟錦衣衛的名聲在民間可是不怎么樣,雖然在大明錦衣衛只負責監察百官與宗室勛貴的執法者,根本沒有對平民的執法權,但架不住在前明時期就有文人士大夫階層因為利益之爭對其抹黑,后來后金入關也曾以錦衣衛作為靶子污蔑前明朱家的名聲,以打擊民間反金復明的風潮。 所以錦衣衛的名聲就很難洗白了。 東寧王國鄭氏突然搞出個錦衣衛指揮使來,不免讓人們覺得有些不舒服。 好在這一點鄭氏這邊也預料到了,馬上就有人在現實和網絡上結合之前的新聞開始科普。 這番操作雖不一定能將錦衣衛的存在洗白,但起碼可以引起爭議把水攪渾,也打消了人們的一些顧慮,這樣潮水退去,便將一些有心人暴露了出來。 不過那都是后話了,此時在國會大樓之外,聽著人群之中的議論,有兩個長相普通穿著普通的人正站在一起,其中一個饒有興趣的說道: “話說這鄭氏倒是和有手段,連前明皇家的錦衣衛都搞出來了,這是要當皇帝啊!” 如果高景飛在這里,看到另一個人,就會發現正是自己的老熟人張林。 張林聞言心中分不清對方是調侃還是別有深意, 于是解釋道:“鄭氏此舉并沒有任何逾制之處。” “當年永歷帝和魯王監國除了爵位之外,可是都曾欽賜過鄭氏先祖錦衣衛指揮使的封賞,當然只是虛職, 那時候真正的錦衣衛指揮使還另有其人。” 對面的人當然也知道,這種在古代封建王朝是很常見的事情。 比如明朝某位督臣出征掛帥,那么皇帝通常就會賜其兵部尚書之銜,這也是虛職,并不是真的讓他去當了兵部尚書,而是為了有名分大義去更好的壓服一眾軍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