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照設計,安平王城也是跟紫禁城一樣分為內宮和外朝兩個部分,內宮就是原本的鄭氏衛城所在,分為國王夫婦所居的“長安宮”中宮部分,東側作為王儲東宮的“永樂宮”部分,西側作為鄭繼興這位輔國公居住的“清寧宮”部分,還有用作接待的“迎福宮”以及北側太廟所在的“圣壽宮”。這些宮殿名字取的是“平安喜樂”、“福壽長寧”之意。 外朝的三大殿建筑群被命名為“承明宮”,雖然只有一宮,但建筑規模卻比內宮的五宮還大。 承明宮主要有三大殿,主殿是朱雀殿,東殿是文華殿,西殿是武英殿。這里面的取名也是表示東寧王國是承襲大明正統,朱雀代表火和南方,也是應了大明火德和東寧的地理位置。 因東寧王國采取的是文武分制的制度,盡量將官僚體系定制的簡便實用,所以東寧的內閣總理大臣和副總理大臣的封號只有文華殿大學士一種, 其他閣臣都只是內閣輔臣,沒有明金時期的文淵閣、武英殿、東閣等大學士的復雜封號。 且鄭氏也不似宋明金三朝那樣崇文抑武,文華殿與武英殿位置齊平, 地位也相等,前者是內閣與六部中的禮部、戶部、吏部三部和九卿之中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幾個部門的辦公地點。 后者武英殿是大都督府與兵部、工部、刑部三部與九卿另外幾個涉及軍事、科學、工農業等部門的辦公地點。 三大殿除了承明宮作為俗稱“金鑾殿”的朝會禮堂沒有太多附屬建筑之外,文華殿和武英殿都有著很多附屬殿閣院落存在,單單兩座宮殿所在就是一個小規模的宮殿建筑群,要不然也容不下那么多部門辦公所用。 現在眾人所在的地方,就是改名為長安宮的鄭繼宗夫婦所居院落,也就是內宮五宮之中宮的一間偏殿。 因為鄭氏衛城里的建筑原本就是古典宅院形式,所以也不用怎么改建就完全符合宮殿的形制,現在只不過將衛城一分為五罷了,基本沒有怎么變動。 在施巴公投現場出了結果之后,成義山這邊也同步得到了消息,他那張平時看不出喜怒的臉上難得的出現一絲興奮神色,對鄭繼宗夫婦和毛之盛說道: “大王,首相,結果出來了!” 因為鄭繼宗繼承了大明藩國的王位,所以臣民可以在口頭上稱之為“大王”、“陛下”,在正式公文之中就會被稱為東寧“藩主”、“國主”或者是延平王。 而內閣總理大臣則區別于其他國家的總理職務,一般是被東寧國內稱為首相,或者首輔,不過顯然首相更加好聽一些。內閣副總理大臣自然就是被稱為“副相”和“次輔”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