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督公若想動那些清流,須得快狠準,打蛇打七寸,不給他們操控輿論的機會,先把他們的惡性昭告天下,名聲都臭了,看看天下人如何去看他們!” “另外督公若是要查,我覺得應該可以從兩淮的鹽商或者晉地的晉商開始入手,這兩家其實背后都有清流的關系。” 魏忠賢當即兩眼放光的追問道: “怎么說?” “兩淮鹽商之巨富天下皆知,但卻不知他們各個家產不下百萬兩白銀,甚至有數百萬者。雖然欲動他們背后的阻力會很強大,本身鹽商們就是江南清流和勛貴們背后支持的,但收獲也將極大。” 聽到那些數字不要說老魏了,便連朱由校這個皇帝都有些瞠目結舌,那可真是富可敵國。大明朝廷一年名義上歲入一千多萬兩,但真正見到的銀子卻不多,入戶部國庫的結余年景好的時候不過百萬兩,那還是萬歷朝的時候。 輪到朱由校登基的時候,爺爺輩的家底都被差點掏光,真是一年不如一年。 而今他這個皇帝實際上掌控的錢財竟然還不如一介商賈? 高景飛又繼續說: “而晉商那邊,卻是我聽到風聲,有幾家暗中給建州輸送鹽鐵糧食等重要物資的。不過他們背后也有邊軍將門和朝中晉商一黨的關系,晉黨在朝中雖然與大本營在江南的東林派別不同,但暗中也有很多關聯,想要行動須得調動足夠且忠誠的人手,不然恐怕小隊人馬過去了,會被人不聲不響的吞下。” 高景飛沒有詳細的說,他相信以魏忠賢的能力和東廠、錦衣衛的情報網絡,弄清楚這些應該不是問題,到時候從哪邊入手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了。 “咱家曉得了,多謝秦道人提點!” 魏忠賢聞言拱拱手,眼中頓時閃過一絲狠厲。 鹽商們販賣私鹽、偷稅漏稅等行為且不去說,晉商歷來私通邊地乃至草原部落的事情也是慣例,可如今遼東戰局正自焦灼,朝廷每年幾百萬軍餉供著,那幾家通敵賣國的晉商可是真該死,這是要挖大明朝廷的根啊! 別人容得下這些奸商敗類,他老魏眼里可揉不得沙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