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帝兩人此時都忍不住冷汗津津,原來視之為大明最強戰(zhàn)力的邊軍,此時經(jīng)由道人這么一解說,似乎就變成了威脅大明朝廷的可怕禍患,如何能不讓他們感到心中恐慌? 想到這里,朱由校不由得站起來長揖到地的向高景飛拜道: “我大明危矣,敢問真人可有辦法解救?” 之前還是道人, 如今朱由校經(jīng)過救命之恩加上指點提醒,已經(jīng)在心中將眼前這道人上升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不惜以天子之尊下拜求教。 高景飛卻也沒有居功自傲的樣子,而是點頭道: “以我修為,倒也堪稱真人稱呼。” “關(guān)于如何掌控權(quán)與錢,首先陛下要有一幫既忠心且得用之人,這些臣子不必都是那種兩袖清風的所謂‘清官’,事急從權(quán),只需對大明有利, 對皇權(quán)有益者便為忠臣,其它皆為小節(jié),但可忽略。” 朱由校聞言忍不住附和著點頭,在他這個皇帝看來,手下人貪點銀子不算什么,他也不是不知道魏忠賢和其黨羽私底下的撈錢行為,那些都在他允許范圍之內(nèi),皇帝最恨的無疑是那種貪了錢還不辦事的官員,尤其這些官員還每每跟皇帝唱反調(diào),甚至以諫言犯上受廷杖為榮。 魏忠賢在旁問出了皇帝的意思: “那真人你可知當朝諸臣之中,哪幾位是可用之人?孫承宗、熊廷弼?” 高景飛也不避嫌,直言道: “熊蠻子治軍御敵確實為一把好手,但卻不通人情世故,或者說心里明白,卻不肯與那官場之人同流合污,用好了可以穩(wěn)定戰(zhàn)局, 未嘗沒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而孫高陽固然德高望重,文韜武略方面也頗有建樹, 但受儒家影響太多,且防守有余,進攻不足,最適合坐鎮(zhèn)朝廷后方主持大局,給與前方大將支持!以其寬宏大度,應(yīng)不至于朝令夕改,讓前方將領(lǐng)不知所措,進退失據(jù)。” 朱由校聽了就是眼前一亮,顯然這道人說的在他聽來好像真的很有道理。 接下來皇帝也來了興趣,連續(xù)提出幾個大臣名字。 高景飛也一一評價這幾個當朝的臣子。 給熊文燦的是“兩袖不清風,亦可算能吏”。 徐光啟的評語是“學貫東西,于民生軍務(wù)皆有建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