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玉羅剎我也知曉一二,乃是性情頗為剛烈之輩,一心脫離滇西一派,兩人未說兩句便險些翻臉,俞德勸說不成,只能回去稟報,毒龍他自覺恐難勸說他這師妹,便來信想請公冶道友過去,以長輩身份想來那玉羅剎應該會給幾分面子。” 高景飛當即就明白了兩位長輩的意思。 “老師,公冶前輩的意思是讓弟子跑一趟川邊,去請那位玉羅剎師叔嗎?” 玉羅剎的行跡其實十分好找,這位女劍仙這些年已經很少游歷天下,多半都是在百花山凝玉峰潮音洞神尼優曇大師近前以求拜師。 百花山屬于岷山之內,位置就在川邊一帶,而岷山則是岷江、涪江、嘉陵江上游的發源地,南北逶迤一千數百里﹐故有“千里岷山”之說。 這一帶也是山清水靈,多孕育仙草精靈,曾經亦是修行之人聚集之地,只不過在優曇老尼定居百花山之后,數百年間本地的修士走的走,散的散,沒走的不是依附了佛門,便是被除魔衛道給順手鏟除了。 所以如今岷山一代已經少有修行中人出沒,反倒是那些山精野怪不知厲害,依舊活躍在山中。 一道紅光斜插著岷江從上空飛過,卻是高景飛得了老師烈火祖師和百禽道人公冶黃之命,前來二請摩伽仙子玉羅剎。 其實玉羅剎好找,但女姎神鄭八姑卻是失了聯系,以往的住處已經空無一人,似乎許久未曾有人來過。 當然高景飛并不在此列,有著原著的“預知”能力,他知道那鄭八姑所在,其實也是川邊,就在川邊青螺山群山深處的一處雪谷之中,只是與岷山一帶不是一個方向。 川邊一帶西北南三個方向地域廣大,實際囊括了后世川蜀、藏地和青海以及甘隴等地的大部分地區,所以別看青螺山與岷山似乎是相鄰很近的樣子,其實兩山都是延綿千里,相隔亦有數百里之遙。 而且這邊地形復雜,對凡人來說很多地方都是難以通行的天塹,但對高來高去的修行中人來說,那就不算什么阻礙,只不過這川邊地帶多是旁門魔教修士以及蠻族巫師散居之地,再加上山野精怪惡獸的威脅,所以可以說危險程度不遜于滇西南與桂西之地的那片十萬大山。 川邊與滇西屬于相鄰,但初成人仙的高景飛一路從華山離開,并沒有動用傳送手段傳送到滇西就近趕路,而是肆意全力施展御劍之術。 人仙法力非比尋常,再加上他所帶的神性力量這等純陽力量,法力之中帶了近乎三成的純陽氣息,全力催動劍光速度更是迅捷,千里路程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幾乎不亞于民航飛機的速度。 當然他要是全力施展舞空術,速度比這還能再快,但那就聲勢浩大了,光是破空之聲就應該比得上超音速飛機,容易引起下面修行人的注意。 御劍飛行因為有劍光裹挾肉身,不懼空氣阻力與風雨天氣,反而聲音微小,只是劍光會在空中留有痕跡。但飛的高些的話凡人也難以得見。 高景飛經過實際測試,覺得御劍飛行的速度多半也就每小時上千公里左右便是極限了,再往上劍仙之流便多用各種遁法、法寶,以及御劍術的進階劍光化虹之術。 后者那才真是百里一瞬,千里一息的趕路之法。 “嚴格來說劍光化虹之術也是遁法的一種,可以稱為劍遁。雖然達不到光速的效果,卻也超越現代人類已知的最快交通方式。” “只是此等法術極為消耗法力,非真仙之輩不得施展,即便真仙之中擅長此法的,根據我的了解也不足三成,或許還要更低。” 高景飛一邊試驗御劍飛行的極限,一邊心中感嘆,不多時卻是已經來到了川邊群山一帶。 而那書中所言青螺魔宮,便就在那群山之內的青螺山山谷之內。 至于為什么他沒有去岷山一帶尋那玉羅剎,自然是因為他有些忌憚優曇老尼,萬一被那老尼姑抓起來給自己洗腦度化進佛門那可就糟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