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高景飛回山這一修煉,就是十幾年的時間。 這十幾年下來,有著好幾次外來人過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前來邀約秦朗這位華山大弟子出山的事情,但都被高景飛以修行在關鍵處為由婉言拒絕。 如此不給面子,或許會得罪一些人,但真要因此反目成仇的,那肯定原本也并非真正的朋友。 畢竟他可是看過封神的,那些閑在洞府誦黃庭的截教神仙們肯定可以保平安,但只要你出去了,礙于朋友同門的情義,或者其他方面的事情,肯定就會被攪入進兩大陣營的對抗之中,身在劫中而不知了。 雖然華山作為當下旁門第一大派跟里的截教群仙有些不一樣,而且蜀山世界的仙門道派也沒有截教那種萬仙來朝的盛況,但蜀山世界的正道旁門氣運之爭與封神里的三教氣數之爭,本質上屬于相同的沖突。 所以別看只是,但在高景飛看來還是很有參考借鑒意義的。 烈火祖師那邊對于自家大弟子的安分修行,心里也是十分贊同的。 尤其是這十幾年來,雖然秦朗的道行沒有再進一步,畢竟真仙可不是那么好突破的,但是這個弟子卻迷上了煉丹煉器,這些年來煉制出了不少各色靈丹和法器,就連法寶都有三件,雖然都不是什么特別強大的那種法寶,但也為華山大大的增進了實力和底蘊。 現在華山門人雖然經過他一番精簡,比昔日不增反減,但留下來的弟子門人卻是個個精銳,沒有那胡作非為之輩,便連那些外門弟子,放到江湖中去,那也個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劍俠高手。 雖然躲進華山不出來,但高景飛對人間的情況也是頗為了解的,除了師兄弟們下山帶回的消息之外,他還有皇帝與魏忠賢那邊的渠道,每隔一個月京城就會派錦衣衛送來一份情報到華山上來,也讓高景飛能夠大事不落的得知大明朝廷的一些內幕。 不出意料,就在他離開京師回山的第二年,也就是天啟六年,歷史上記錄了濃重一筆的、堪稱影響大明和后金兩個朝代大局的“寧遠大捷”,就依舊如同歷史上一樣的發生了。 事實證明高景飛當初給皇帝和魏忠賢兩人的評語說的很準確。 因為孫承宗沒如歷史上一樣下臺,那位圓都都沒當上經略,依舊在鎮守寧遠,只是他雖然嘴炮犀利,真正面對后金開戰時卻又表現拉胯,面對后金號稱十萬大軍大舉來攻時他色厲內荏,選擇了閉守城池,畏懼不戰。 反倒是城頭的紅夷大炮連發幾輪,僥幸擦中了三里外扎營的后金陣營,僅僅死了幾個阿哈,卻讓袁某人沾沾自得,大肆宣揚后金老奴是怕了他袁某人的威風,才會當場后退五里重新扎營。八壹中文網 可這紅夷大炮明明乃是徐光啟、孫元化師徒等見識到西方火炮力量的大明有志之士想方設法搞來并進獻給朝廷的,并且寧遠的炮臺包括火炮的運輸安置都是人家孫元化一手操持,他卻把功勞都安在了自己身上。 何等的恬不知恥? 而當日后金大部隊靈活轉移的去往遼東防線其它地方,只留下一支偏師的時候,他袁某人又蠢蠢欲動,不顧手下將領這明顯可能是后金誘敵的提醒勸諫,強行派兵出城撿便宜,結果被埋伏的后金騎兵殺得大敗虧輸,雖然沒有如歷史上寧遠之戰損失三萬兵馬之多那么慘重,但此次明軍也加起來傷亡一萬兩千有余,還連累了覺華島的水師。 高景飛因為有著歷史教訓,特別在覺華島防線設立了四座石頭堡壘,用于防衛后金渡河,又能隨時出擊牽制后金。 可惜這些布置因為袁某人一紙軍令,讓覺華島和附近堡壘守軍配合清繳后金偏師的計劃給打斷了,結果是寧遠城冒進出擊受挫損失慘重退守城池,覺華島的守軍沒趕到交戰,又被后金方面一番沖擊,隊伍幾乎十不存一。 好在高景飛設計的堡壘無論是方位布置、還是類棱堡的格局,都讓不善攻城的后金望而卻步,才讓逃回來的殘兵與剩余守軍以不足兩千人的兵力抵擋住了后金數倍人馬的圍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