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楚京師。 養心殿。 泰安帝高坐龍椅之上,手中正握著洛珩的上奏。 殿內群臣分列兩旁,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諸卿,子玉以逆賊沐謹言禍亂大楚藩屬國安南的名義,發兵安南撥亂反正。” 泰安帝看完奏折,目光掃向眾臣,緩緩說道。 他的話音剛落。 來自禮部的大臣張炳文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陛下,臣以為不可貿然出兵。” “如今大楚國內太平,百姓安居樂業,若此時興兵安南,必定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還可能引發兩國爭端,導致生靈涂炭。” “況且,安南之事,終究是藩屬國內政,我大楚豈能貿然插手?” 這話剛出口。 勛貴隊列中,忠義侯沐澄已經反駁道。 “此言差矣!” “沐謹言禍亂藩屬國,這是對我大楚威嚴的挑釁。” “若坐視不管,日后其他藩屬國如何看待我大楚?” “豈不是會讓他們覺得我大楚軟弱可欺?” “出兵安南,既是為了維護藩屬國的穩定,亦是為了彰顯我大楚的國威。” 沐澄這一站隊,勛貴們頓時紛紛附和起來。 而來自禮部、御史臺等官員,則引經據典,反駁眾勛貴。 看到這一幕,齊賢臺的沈言等人,也無奈下場,聲援起勛貴們。 事實上,沈言等人都無語了。 這群迂腐大臣,怎么就不長教訓? 明知道陛下無腦偏袒洛珩,居然還巴巴跳出來反對。 這不是自找苦吃么? 一時間,朝堂上頓時分成了兩派,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爭論得面紅耳赤。 泰安帝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神色平靜,不置可否。 過了許久,他輕輕咳嗽了一聲,大殿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諸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 “但朕以為,子玉此舉,并非貿然行事。” “沐謹言不僅是我大楚叛賊,如今更是禍亂安南藩屬國,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我大楚藩屬國的穩定,若不加以制止,恐生后患。” “我大楚身為宗主國,豈有袖手旁觀之理?” 禮部大臣張炳文,則絲毫沒有退讓。 “陛下,戰爭一起,勝負難料。” “萬一我軍失利,不僅會損兵折將,還會讓大楚顏面掃地,還望陛下三思啊。” 他倒不是故意跟泰安帝抬杠。 而是真擔心失利。 眼下大楚形勢大好,他不希望這種勢頭被打斷。 泰安帝擺擺手,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