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張德帥的探報-《穿越大清當神探》
第(2/3)頁
“當然是秦嶺山了。”畢力克圖忽地一驚:“哦,我明白了——將軍,你的意思是,這溪水的源頭,極有可能也是那滋潤青海草原的水土源頭?”
陳天翔笑了笑,輕輕將手深入溪水,清涼中帶著冰冷的感覺直入心頭。他自泥土中挖出一塊小小的鵝卵石,注視良久,悠悠道:“你們看這溪水,能在如此茂密的森林中,沖出一道溝渠,力量何其之大。再看這鵝卵石,絕非人工放置,分布散列,乃是天然形成的,千百年的流水沖積自然形成。這說明了什么?”
比周二人不解的互相望了眼,不待他們回答,陳天翔有力揮揮手:“——說明了這水流的源頭,活性好、沖擊力強,極有可能就是青海草原的水土源頭。”
陳天翔觀察細微,分析的極有邏輯,周帥聽得直點頭,畢力克圖興奮道:“將軍,你是說,我們沿著這溪流而上追溯源頭,就可以到達青海?”
這話太武斷了些,陳天翔搖頭道:“即便到不了青海,只怕也是相距不遠了。周大哥,傳我命令,全軍改變路線,人馬都不停歇,沿這小溪逆流而上,并派出探子先行探查其源泉。再派一小路探子去談是否有新疆人的軍隊!然后迅速來報!”
既是確定了路線,這淙淙流過溪水就是最好的向尋,八千余將士調過馬頭,循溪流而上。一路上雜草叢生、淤泥堆積,都是從沒有人走過的道路,其坎坷艱辛可想而知。不時有人馬陷進淤泥,眾將士齊心施救,驚呼聲此起彼伏,響徹秦嶺山廣袤的原始森林。
為了防止方向偏離,周帥手執羅盤不斷的定位,那溪水竟然真如陳天翔所預料的一路直向西北,叫所有人都信心大增。前路雖仍是艱險重重,大家也不懼怕了。
原始森林里霧氣重,又是沿著溪水前進,深一腳淺一腳的淤泥,每個人都是渾身濕漉漉的,難受之極。頭一天下來,戰馬因陷進淤泥損失了二十匹,被蛇蟲鼠蟻咬傷的戰士更是多達百人。第二日更甚,足有二百人掛彩。
蜀道難!在這無邊無際的秦嶺山里行路就更難了!陳天翔深深的感慨。
如此前進了兩天,那小溪卻像是沒有盡頭似的,看不到邊際。每日除了睡覺的時間,其他時候全部在趕路,陳天翔初略的計算了下,這兩天足足行了三百里不止,腳上起了大大的水泡。卻依然看不到溪水的源頭。若不是羅盤顯示方向無誤,他定然懷疑自己走錯了路。
“畢大哥,前方探子有無消息返回?”陳天翔舔舔干裂地嘴唇,將手中拄著的樹枝往清水里一戳。急喘著問道。為了節省體力,這幾天所有戰士都是拄著樹枝前行。現在已經是第三日的午時了,那前路卻還一點動靜沒有,想想劉玉兒約定的十日之限,陳天翔心里急地就像火燒似的。更為難受的是,秦嶺山那邊現在怎么樣了、大清是不是已經與新疆人展開了大戰,他都一無所知。與世隔絕的感覺,讓人心焦卻又無奈。
畢力克圖抹了臉上的汗珠,點點頭:“一大早就把張德帥那小子放了出去,他帶著一隊二十人的探子前去探路。也不知怎么搞的,到現在都還沒回來。”
“張德帥?”陳天翔大吃了一驚:“小張子?畢大哥,你這可是濫用童軍啊!”
挑選將士的事情都是畢力克圖去操辦的。陳天翔根本就沒去過問。這兩天一直忙著探路趕路,竟不知道張德帥竟然毛遂自薦,前去給大軍探路,這小子,確實不錯。
畢力克圖苦笑道:“將軍,這小子地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黃河口大戰的時候。他跟在我身后沖鋒,一槍挑下了兩個新疆人,用弓弩射殺了十余人,卻覺不過癮。還一個勁的埋怨你沒讓他進黃河口城。這小子年紀雖小,機靈卻是有余,也不是貪生拍死之輩!領兩隊探子去探探路。也正合他的性子。”
這小張子還真是沒看錯他。陳天翔依舊想起上次出征前問張德帥:“你拍死么?”“一切為了大清朝!”不由得有點小感動了,陳天翔搖頭微笑,想著圖海說的話,張德帥日后必定是以待人才,是一個弓弩天才,據說他還發明了一些簡單輕巧,而且實用的弓弩。沒想到這小子倒挺有覺悟,自己就開練了。只是的現在卻不知道張德帥的行蹤,倒是有點擔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