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目前除了阿斯頓維拉只有十多分鐵定降級之外,其余的降級區附近的五六支球隊,都是三十分上下。 全部都有可能降級,也都有可能保級。 保級隊的戰斗力,有時候是非常猛的! 不得不小心。 當然。 溫格也不怕就是了,說不定對方看到了這賽季阿森納的比賽,早就沒有想和阿森納拿分,不必浪費那個體能。 就當這場已經輸了。 所以,在真正比賽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一切都難以知曉。 阿森納三四天一賽的賽程,沒有給他們太多的休息時間,在頒獎儀式的兩天后。 阿森納在主場迎戰西布朗的賽前發布會在科爾尼舉行。 溫格面對記者們的提問,說道,“我們的目標大家其實都明白,阿森納想要創造歷史,英超的不敗賽季奪冠紀錄是我們十三年前創造的,這期間有過很多的英超冠軍,但是他們都沒有能夠打破我們的紀錄。 現在十三年后,我們回來了,我們自己創造的紀錄,將由我們自己來親手打破! 這一次,不再是不敗賽季奪冠,而是全勝賽季奪冠!” 全勝賽季奪冠! 溫格因為白葉的采訪,現在說話也沒有以前那么的謹慎,擁有強大的實力而選擇低調,會被人認為是另類的裝X。 所以,溫格現在也學會和白葉一樣,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就行。 哪怕是完不成。 他們也依舊是冠軍! 西布朗的主教練普利斯,屬于保級能手,在他手下都是需要保級的球隊,而他總是能夠成功。 他在賽前的發布會上直言,“客場面對阿森納非常可怕,非常困難,這一場比賽在我們的保級之旅上,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當談到白葉的時候。 普利斯說道,“他在上一場和我們的比賽時,就已經讓我印象深刻,去年他也帶著伯恩茅斯擊敗了我們,他很強,我們必須要小心應對。” 在第二天比賽開始前一小時。 球迷們就發現了普利斯所說的他要小心應對是什么意思了,球隊直接搞出了一個五四一的陣型。 這是要在客場擺大巴到底啊! 英格蘭的解說在知道這個首發陣型后,就說道,“或許普利斯就沒有想過要贏,他擺出這樣的陣型,就是想著搏一搏平局,只要能夠防守住阿森納,讓他們一球不進,普利斯的戰術就成功了。他們肯定是沒有想過要進阿森納的球! 但問題是,他們這個保級隊的陣容,能夠守得住全歐洲進攻效率第一的球隊的進攻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就不說阿森納的球迷,其實許多中立球迷,都不覺得西布朗能夠守住。 他們肯定會丟球。 在華國。 央視的解說賀偉,在比賽還沒有開始的時候,講到了西布朗和華國足球之間的緣分。 之所以他會說到這件事情,是因為西布朗已經傳出這個夏天就會成為中資球隊。 加上當初西布朗和華國足球的緣分確實不一樣。 “1978年5月11日,這個日期,可能大家更熟悉。 這一天,《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光明日報》上刊出,宣告了華國改開的開始,華國的大門徐徐向世界打開。 5天之后,首都的BJ工人體育場迎來了第一支來自歐洲頂級聯賽的球隊——英國的西布朗隊。 這是一種特別的緣分,對陣華國隊的中場休息,西布朗球員回到休息室,發現桌子上堆滿了糕點,他們最初以為是盤外招,故意要讓他們飽腹,在下半場跑不動。 殊不知那是華國人熱情的招待。 西布朗先后與國家隊、BJ隊、SH隊、GD隊和香江隊連戰五場,取得全勝。 時過境遷,差不多快要四十年了,西布朗依舊活躍在頂級職業聯賽的舞臺......” 賀偉只是簡單的說了一下這個歷史事件,但是在華國的球迷群體中,有一些老球迷,是經歷過那個時代的。 并且有年輕球迷即使不知道。 去查閱一番資料。 也會發現,原來真的有這件事情! 1978年,西布朗來到華國并與包括華國隊在內的多支球隊踢了5場比賽。 而對于西布朗球員來說,那也是一次相當特別的經歷。 英格蘭《衛報》就在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回顧了這段往事。 1978年,西布朗開始了自己的華國之行。 當時球隊乃至整個國家都非常看重這次活動,球隊在離開英格蘭之前甚至在唐寧街和首相進行了出征儀式。 現在距離西布朗的那次訪華已經過去了40年之久,而當時作為球隊的新援,日后為球隊出場超過220次并成為球隊一代傳奇的布倫登·巴特森也回憶起了那段往事。 時任西布朗主帥羅恩·阿特金森起初并不太喜歡這次華國行。 “我覺得那是一場噩夢,”阿特金森表示,“我個人是非常厭惡的。” 但巴特森卻并不這么認為:“有很多特別的時刻。我們參加了很多宴會,有的時候會非常正式。雖然食物不會合每個人的胃口,但和大家在一起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大齡學生’。你能感受到球隊內存在的友情,我覺得我還是挺享受這一切的。現在我還會回想起那次經歷,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覺得那一切還都挺不錯的。” 其實這次機會原本不是屬于西布朗的。 但在時任英格蘭主帥羅恩·格林伍德拒絕讓英格蘭隊前往華國比賽之后,西布朗才得到了訪華的機會。 作為第一支來到華國的英國球隊,西布朗被很多人看作是這方面的開拓者,甚至有人將他們稱作“足球界的大使”。 但事實上他們并不是第一支造訪華國的西方球隊。 紐約宇宙隊早在1977年就來到了華國,而在和西布朗的比賽結束三周后,華國隊還和墨西哥球隊薩卡德佩克、意大利球隊國際米蘭以及加納國家隊進行了比賽。 但沒有哪支球隊抵達華國的過程像西布朗那么曲折。 球隊經由羅馬、巴林和加爾各答才到達香江,之后他們坐火車去了羊城,然后又坐飛機抵達BJ。 據巴特森所說,他們“經歷了好幾個日夜才達到目的地”。 事實上,整個過程共歷時90小時。 “一到華國,你就能感受到氛圍的變化,”巴特森回憶道,“那個時候我們感覺自己或多或少地像英國派來的大使,就是這種感覺。” 到達BJ之后,西布朗的球員受邀去看了一場華國國內杯賽的決賽。 為了能讓西布朗球員到場觀戰,這場比賽還特意推遲了一天進行。 不過在賽前,華國足協的副秘書長告訴西布朗的球員,看臺上“不能發出口哨或者類似于喊叫的奇怪的聲音”。 而據巴特森回憶,看臺上的華國球迷“只有一些友好的行為,即使看到了一個糟糕的進球,他們也只是會感到有些懊惱。” 西布朗在華國的第一場比賽是面對BJ隊,最終他們3-1取勝。 “球場內大約有9萬人,但你甚至能聽到一根針掉到地上的聲音,”巴特森表示,“那真的是一種完全的安靜,他們告訴我們大聲喊叫或者拍手慶祝都是不禮貌的行為,所以我們做每件事的時候都會非常非常安靜。這種感覺真的很奇怪,在這么多球迷面前,你卻感受不到比賽的氛圍。我們真的是在一種完全安靜和沉默的氛圍下比賽。” 來到華國之后,西布朗的球員們幾乎沒有時間休息。 在沒有比賽的時候,他們的行程也被排得滿滿的。 他們去參觀了明十三陵,去了長城、還看了包括熊貓表演在內的雜技節目。 “我們去長城的那一天,會有很多隊友說‘我們真的有必要去嗎?’但也有人會告訴我們說‘在所有要參觀的景點里,這個是必須要看的。’” 當時有一位拍攝紀錄片的BBC記者也隨隊一起前往,在到達長城后,這位記者問西布朗球員約翰·特雷維克和米克·馬丁他們對于長城的第一印象如何。 “當你看完一面墻,你就算是把長城全看遍了,不是嗎?” 特雷維克這么說道,這個評論讓很多人感到不滿,也影響了他的聲望。 巴特森表示:“這和我們通常結束賽季后的休閑方式不同,通常我們會去打打高爾夫球,然后放松放松,之后喝兩杯來回顧一下過去的8、9個月。通常情況下,大家會把賽季結束后的旅行稱為‘有點西班牙式的’或者‘有點葡萄牙式的’,但在華國行結束之后,我們都無法把它歸類到哪一個方面。沿途我們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景觀,那真的是一個很棒的機會,能讓你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回國之后西布朗的球員們終于松了一口氣,要知道他們的歸國之路同樣不輕松,也是在經過了德里和貝魯特后才回到英格蘭。 那么早,華國足球就已經接觸世界。 唯一讓華國球迷們感到可惜的是,這并沒有改變華國足球未來的衰落。 華國球迷們通過這一波回憶,也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那時候我穿著我們輪胎廠的工作服,帶著藍色布帽,腳下登著軍用球鞋,兜里踹著8毛3分錢,只身一人從NJ做了49小時的皮車來到BJ,就為了看一場西布朗的比賽,下了BJ站,我迷路了,現在還找不到回家的路......” “想起了乾隆時期的事,英國特使訪問華國,并沒有使得華國猛醒,大清朝自有國情如此,若干年過去了,英國球隊訪問華國,依然沒有使華國足球醒悟,大天朝足球體制果然與眾不同。” “看著當年英國球員的裝扮,個個都是披頭士,個個都是約翰列儂......” “其實利物浦在民國22年就訪問華國參加比賽了。” 諸多評論被球迷們熱烈的討論著。 這一波回憶殺。 仿佛將大家帶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個一切都才剛剛復興的華國時代! 國家強盛了。 結果,國足卻越來越衰落! 也難怪有人說,國足就是國運平衡器。 這些討論雖然熱烈。 但是很快就隨著比賽的開始,而全部的消失。 比起過往。 球迷們現在更想要看到白葉的比賽! 作為現在的世界足壇第一人,他在華國球迷同樣多到驚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