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阿森納到底算不算豪門? 這似乎是一個永遠可以挑起口水戰(zhàn)的話題。 就像爭論誰是球王,爭論誰是第一聯(lián)賽,爭論是不是豪門的話題也一樣,之所以能夠激起那么多的輿論波瀾,就是因為話題的核心不具備單一標準。 誰能給出一個豪門的準確定義么? 它沒有固定的定義,沒有官方的解釋。 認可阿森納是豪門的觀點很好理解,影響力擺在那里。 不承認阿森納是豪門的觀點也很好理解,沒有歐冠冠軍,總共兩次進入歐冠四強,與其他豪門相距甚遠。 早在大概15年前,央視《天下足球》曾拋出一個十大豪門的概念,這十大豪門就是:曼聯(lián)、利物浦、切爾西、阿森納、國際米蘭、AC米蘭、尤文圖斯、皇家馬德里、巴塞羅那、拜仁慕尼黑。 不管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這10家俱樂部的規(guī)模和影響力都是巨大的,在世界范圍內(nèi)擁有眾多的擁躉。 在過去15年間,有五家俱樂部又陸續(xù)踏上通往豪門之路的階梯。 他們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金元財團入主,招兵買馬積蓄實力,以曼城和大巴黎為代表,他們在國內(nèi)打出了統(tǒng)治力,在歐洲賽場也擁有了競爭力。 在他們崛起之時,他們的“前輩”切爾西憑借2012年的歐冠冠軍,一舉拿到了豪門認證書。 為了這一刻,阿布等了9年,曼蘇爾等了15年,納賽爾還在等待。 還有一種,就是靠優(yōu)秀教練與優(yōu)秀新星支撐起來,雖然沒有絕對統(tǒng)治力,卻也可以與任何超級豪門掰手腕。 一支是克洛普與他的多特青年軍,在連續(xù)贏得德甲冠軍后,又在2013年獲得歐冠亞軍;一支是西蒙尼與他的鐵血馬競,在皇馬巴薩巔峰期拿到西甲冠軍,還兩次與歐冠冠軍咫尺之遙;還有一支就是波切蒂諾與他的青春熱刺,連續(xù)在英超與歐冠獲得亞軍,常年競爭歐戰(zhàn)席位,在英超打出了BIG6的格局。 阿森納、大巴黎、馬競、熱刺都沒拿過歐冠。 那么,拿過歐冠就一定是豪門么? 阿賈克斯、本菲卡、波爾圖、諾丁漢森林、阿斯頓維拉、凱爾特人、漢堡、馬賽、費耶諾德、埃因霍溫、貝爾格萊德紅星、布加勒斯特星們,這些歐冠冠軍是不是比那四家沒拿過歐冠的所謂豪門更配得上“豪門”的稱號? 那么,一名球星是更愿意選擇加盟大巴黎阿森納,還是更愿意加盟這串有歐冠冠軍的“豪門”球隊呢? 當著名的《博斯曼法案》在1995年出臺,歐洲足壇的傳統(tǒng)秩序被徹底打散,有著四座歐冠冠軍的阿賈克斯就此分崩離析,五大聯(lián)賽之外的豪門逐漸淪為“球星加工廠”,淪為登陸五大聯(lián)賽的跳板。 博斯曼法案后,只有穆里尼奧帶波爾圖在2004年打破五大聯(lián)賽對歐冠冠軍的壟斷。 阿森納與阿賈克斯有著鮮明對比。 論過往,阿賈克斯遠遠比阿森納配得上豪門的名望,論現(xiàn)在,阿賈克斯隊的廷伯加盟阿森納卻被認為是更上一層樓,論影響力,阿賈克斯隊的社媒粉絲遠不及阿森納的1/10。 阿賈克斯0-6的慘敗只是一條新聞而已,阿森納若是輸一場0-6,那要承包數(shù)萬評論、幾天流量和一周的趣圖。 時代不同,環(huán)境不同,豪門的認證也就沒有單一的標準了。 關(guān)于歐洲豪門的認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歐冠戰(zhàn)績。拋開冠軍數(shù)量,只看歐冠賽場的戰(zhàn)績積分,皇仁薩斷層領(lǐng)跑,其次是曼聯(lián)、尤文、米蘭、利物浦。www.b?m???.n?t 接下來的四家俱樂部,是本菲卡、波爾圖、阿賈克斯、基輔,他們雖然關(guān)注度和影響力大不如前,但依然有豪門的底蘊,而且在歐戰(zhàn)賽場也具備競爭力。 切爾西歐冠總積分排名第12,國米第13,阿森納第14,馬競第16,多特第17,巴黎第19,曼城第21,中間夾的球隊是凱爾特人、埃因霍溫、安德萊赫特,熱刺不在其列。 從這之中,看到三種“豪門”的命運。 一種以皇馬為代表,貴氣冠千秋; 一種以阿賈克斯為代表,往昔難再現(xiàn); 一種以曼城為代表,后來者居尊。 我們應(yīng)該尊重阿賈克斯們的豪門底蘊,也應(yīng)該尊重曼城巴黎這些正在積蓄底蘊的球隊,在時代的更迭中,有些豪門屹立不倒,有些豪門不復(fù)榮光,有些帝國拔地而起,這是不同的三種豪門命運,也是不同的三種人生命運。 其實更多球隊、更多人的命運,往往是第四種。 那阿森納是哪一種命運呢? 今晚。 白葉正在用自己的表現(xiàn)還回答這個問題——用無可阻擋的實力,碾壓衛(wèi)冕冠軍! 筆迷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