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家人離開,只剩下李霜,她重新走到陳憶南的辦公室門口,敲了敲門,陳憶南一抬頭就看到了李霜,“李小姐。” 李霜上前回應完陳憶南之后,落落大方的對著葉夫根尼用中文問道:“不知道先生的病治得怎么樣了?” 陳初看了一眼李霜,李霜立即從包里拿出一張報紙,“我叫李霜,曾經采訪過你的父親,現在也想采訪一下這位先生在華國治病的情況。” 這份報紙她是隨身帶著的,就是為了哪一天遇到今天這個局面。 陳初伸手接過,看了一眼,當即笑了,“你的這篇采訪很成功,上次陳醫生的那篇報道也是出自你手吧?” “嗯。” “我覺得沒問題,但還是需要問一下我這位朋友的意見。”如果這篇稿子寫得好,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宣傳作用。 代表關兩國人民的友誼。 “那有勞小陳先生了。” “不客氣。”陳初說完就向葉夫根尼翻譯。 葉夫根尼一口應下,李霜激動地對陳憶南說道:“我馬上讓我的同事過來做拍照。” 說完之后打了個電話,李霜的同事很快就過來了。 一個拍照,一位負責記錄,李霜負責采訪。 花了三個小時,陳憶南因為工作幾次離場,最后終于完成。 四人互相握手感謝。 陳初和葉夫根尼離開后,李霜激動地對陳憶南說道:“陳醫生,我一定讓這篇報導的影響力再升一個檔次,作為你的升職契機。” 陳憶南笑了,“謝謝。” 兩天后這篇報導就出現在了報紙上,果然報導一出,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中醫居然能治好R國的外交官。” “太神奇了,這位外交官說他在國內外好幾處都求過醫,但就陳醫生的法子最有效。” 普通人根本分不清外交官的等級,只要在外交部工作的,一律統稱為外交官,再加上華國和R國本來就交好,這件事很快就變成了一件國際友好事件。 馬院士笑道:“憶南啊,這次你被選為人大代表了,院長已交了你的升職報告。 好小子,真有你的,好好干,未來可期。” 陳憶南笑道:“謝謝您和院長。” 當天下午回到家,陳家一家人都圍了上來,特別是陳老爺子擠在最前面,他兩只眼睛咕嚕嚕地看著孫子,一臉欣慰。 身后的大哥開口道:“爺爺,您看您費了老鼻子勁擠到前面,也不問句話。” 陳老爺子不耐煩地說道:“行了行了,位置讓給你,你們問吧。” 二哥連忙上前,“憶南啊,你的升職通知什么時候能下來,我好到公司里面去炫耀。” 陳憶南看了他一眼,“我也不確定,所以你們最好給我低調一點。” 大哥說:“你都是人大代表了,低調不了一點。” “那你們就拿人大代表這個身份去炫耀。” “那我們不是想雙重疊加,效果更好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