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輛小型挖機旁邊,吳奇跟鐘狄觀察著,直到挖機徹底停下來,二人才慢慢靠近施工場地。 剛剛小挖機在挖的時候,鐘狄將一部分答案告訴吳奇,這部分答案,鐘狄個人口頭上說的是“猜測”。 畢竟,有關于土壤的事情,必須親眼看到,才能這樣判斷,不然你怎么就知道是深層土壤問題? 莫非,你是長了透視眼? 這也是為什么鐘狄想要叫一輛小型挖機的原因之一,以及說這是猜測的原因。 必須要將土層挖開,細看下層土壤,才能發現問題,準確的說,是給自己發現的問題一個解釋。 小挖機足足挖了有五米的深度,才挖到這劣質土層,挖的方法是先挖緩坡,逐漸向下,進而挖出這劣質土層。 并不是單一的往下挖五米,這五米,其實并不算淺,小挖機平地往下挖,沒戲。 “我們下去一起看看?”鐘狄挑了挑眉,示意吳奇要不要跟他下去一起看看。 “行,看看,剛好采集一些素材。”吳奇欣然接受。 鐘狄到了底下,用手摸了摸土質,是真的很差,先不說沒有營養這種小事,就單單是這種石塊占據了半壁江山的土質,那基本上就已經宣布死亡。 鐘狄相信,這里的含鹽量,絕對很高。 通過對毛細根的觀察,一到這土層,毛細根基本就不再生長,而是橫向生長,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土層不適合根部生長。 問題解決了,鐘狄就這里的地下條件,前前后后給吳奇解釋了一個通透。 從楊樹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問題,到應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簡單來說,鐘狄一開始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正常,但也不正常。 正常的前提是他經驗不足,而不正常,又是因為不應該想不到這個問題。 通常情況下,只要是確定植物沒有患病,卻出現問題,那大多數都跟根部有關系,定然是根發生了什么事情,最終造成植物上層出現問題。 這就是一個思維方式,一定要這么思考,很容易找到答案。 一個健壯的植株,是需要一個健壯根系。 這楊樹本就是高大樹木,作為防風之梁才,長高是必須要有的,一般情況下,都是樹有多高,根有多深,樹高根深才是常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