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實際上,中華鱘有人工養殖的,年年都會往長江放生,就是為了恢復中華鱘的種群數量。根據數據統計,二三十年來,我國放生的中華鱘超過七百萬尾。 按理說,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流放,超過700萬尾中華鱘放生到長江。中華鱘不說魚滿為患,至少數量也應該有所增長。 然而事實是,大熊貓都喜提“降級”了,每年都要流放20萬尾的中華鱘還是極危動物;別說數量增加到擺脫滅絕危險,甚至連降級都做不到。 主要是放生的中華鱘存活率很低,有人估計只有萬分之一。 早期,我們科學家科學家對于中華鱘的認識還不夠,加上技術和經驗沒有特別先進;人工孵化的中華鱘,只能在幼苗狀態下放回長江。 可是幼小的中華鱘,到野外環境非常難以存活,一些小型的魚類都能將其捕食。加上長江水體污染、輪船航道對魚類的影響等,所以放生的中華鱘成活率非常低。 “老宋,這位是我好哥們張耀華,跟你差不多。他的運氣好,這次你們節目組能不能碰到中華鱘,說不定還得依仗阿華。” 朱偉光的朋友是個戴眼鏡的斯文人,一看到他,張耀華想到一個詞:君子。 “你好!既然是老朱的兄弟,那也是我兄弟,我也叫你阿華?你喊我老宋也行。那這次,就要依仗你了。”宋青書淡笑道,和張耀華握手。 “叫我阿華就行,我還是叫你宋哥吧!沒有朱大哥說得那么夸張?!睆堃A跟他握手。 雖然兩人語言都表示親近,但沒有刻意,有些隨意、淡然的意思。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消息,九江那邊發現過中華鱘,要現在過去嗎?” 宋青書聞言一喜,頓時點頭:“嗯!我這邊已經準備充分,隨時可以出發。你等等,我安排一下。” 說完,他就給人打電話,讓節目組成員帶上設備,盡快出發。 “要不要客串一下嘉賓?”安排完之后,宋青書轉過頭來,問朱偉光。 “我又不是明星,有什么好客串的?你還不如找阿華,他多少也能算是網絡紅人?!敝靷ス馔妻o道。 嗯? 宋青書轉而看向張耀華,他對網絡紅人沒什么印象,聽說過的,也就是最頂尖的那么幾位。 “宋哥,別聽他胡說八道,我算哪門子的網紅?連個直播號都沒有?!? 人家網紅,不都是靠直播賺錢嗎? 而他雖然在網絡上有點名氣,但連個賬號都沒有,沒有紙面上的粉絲,嚴格來說,還真談不上網絡紅人。 “我胡說八道什么?你沒有在視頻網站建立賬號而已,否則粉絲一百幾十萬并不難。” 有幾十萬粉絲,基本上也可以稱為網絡紅人了。 “不信,你搜搜金雞島島主吧!”朱偉光跟宋青書說道。 宋青書還真用手機搜了一下,密密麻麻都是張耀華的信息,他越看越驚訝。 “阿華,能客串一下嗎?” 他們做節目,還是需要流量的,不然請明星干什么? “我沒有錄制過節目,我怕搞砸了呀!” 宋青書擺擺手:“本色出演就行,沒錄制過節目,沒什么關系。” “那行呀!”張耀華隨意道。 反正現在是休漁期,不用出海,就玩玩吧! “好!一會我讓人起一份酬勞合同給你,知道你可能看不上那么點酬勞,但這是規則,不用看我的面子。” 出錢是電視臺出的,不是他出。宋青書就怕張耀華謙虛,看在他和朱偉光的面子上,不要酬勞。 那大可不必。 宋青書更希望自己朋友在電視臺拿到天價酬勞。 “行。”張耀華點頭。 該是自己的,他也不會不要,那太傻逼了。 一個鐘頭后,張耀華就簽了一份酬勞合同,價值八十萬。 這點酬勞,在嘉賓里面,應該是屬于最低的。但沒辦法!誰叫他的名氣最低?這種酬勞,一般都是跟嘉賓的名氣掛鉤。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