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江南的爭議-《趕海:我能看到提示》
第(3/3)頁
如果是劉一帆,那肯定是不存在這種“美德”的,鏡頭對他們很重要,所以就算是同一個公司的,也經常發生搶鏡頭的事件。
劉一帆剛出道的時候,就爆出這樣的丑聞,但很快被他公司給壓下去了。
周子琪:“肯定不是大熊貓。”
張耀華領會,明白輪到他說話了。
“王導,您就別賣關子了。”張耀華將皮球踢回去。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
張耀華以前看過的綜藝節目,就是這么啰嗦的,一個問題踢來踢去。
劉一帆也不傻,見自己好像被孤立,鏡頭想要掠過自己,他連忙開口:“我知道,是金絲猴。”
我們國家比較出名的瀕危保護動物,無非就是那么幾種,大熊貓、金絲猴等。
他也不管了,隨便盲猜一個。
“咳咳!九江應該沒有金絲猴的吧?”
眼看劉一帆被張耀華懟得又要炸毛,王導連忙公布:“我們這次來,是為了找尋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
一帆,你知道中華鱘嗎?”
這次,王導特意給劉一帆鏡頭,而且問題也比較簡單,不會出什么幺蛾子。
不管怎么說,劉一帆既然收了那么多酬勞,讓他多出鏡也是理所應當的。不然,錢白花了?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
劉一帆一臉茫然:“中華鱘是什么?”
嗯?
別說張耀華等人了,就是劉一帆的助理之類,也忍不住捂額,連忙在導演后面做提示。
看到提示,劉一帆才立即改口:“哈哈!剛才開玩笑的,中華鱘誰不知道呀!它們生活在長江和近海嘛!”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在搞什么節目效果呢!
只有現場的張耀華等人清楚,那家伙是真的文盲,很多常識都不知道。現在的流量明星,文化水平真的堪憂。
王導抹了把冷汗,趕緊接話:“是的!中華鱘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既是介于軟骨魚類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研究生物進化以及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它是長江最大的魚,最大者有一千斤以上,所以有長江魚王的稱號。
此外,中華鱘最早出在1.5億年前的中生代,是一種稀有的水下活化石。
我們節目組得到可靠消息,最近幾天,有野生的中華鱘在附近水域出沒,今天我們來就是為了尋找這種稀有的國寶。”
張耀華覺得他們說得不準確,但為了照顧王導的面子,沒有糾正。
實際上,中華鱘的分布范圍很廣。
在中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LN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閩江、臺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都是它們曾經生活過的范圍。
甚至,中華鱘并非我國特有的動物。
半島,乃至小日子都曾經出現過,但其他地方的中華鱘已經滅絕,現在只剩下長江中下游還有中華鱘的蹤跡。
圍觀的朱偉光卻很實誠。
“錯了,中華鱘生活過的范圍很廣,幾乎遍布我們國家所有沿海省份。只不過,現在就還剩下長江中下游而已。”
他說話雖然不是太大聲,但在場的人還是聽到了。
王導等人臉色有些尷尬。
如果是其他人,他肯定要趕人了。但朱偉光是他上司的朋友,也是這次提供中華鱘信息的人,自然不敢給臉色。
“好,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去找中華鱘。”
他們節目組已經租了一艘船,大家來到江邊的碼頭,開始登船。
岸邊,有不少的粉絲在應援,其中劉一帆的粉絲最多,也最瘋狂,都不知道是誰透露的行程消息。
只有黃老師等人清楚,肯定是節目搞的鬼。
節目組為了節目熱度,經常這么干。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