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江西吃辣-《趕海:我能看到提示》
第(3/3)頁
張耀華苦笑:“也不是所有廣東人,但我真的吃不了那么辣,這個味我已經……”
沒說完,張耀華就轉過頭去,不由自主地咳了好幾下。
這可是江西菜呀!
江西吃辣,號稱全國第一,就連湖南、四川都甘拜下風。
好家伙!大家看張耀華那不作偽的舉止,就知道他是真的吃不了辣。
“你們吃,你們吃,我出去一下。”
朱偉光和站起來:“你們吃,我陪他到其它餐館看看。”
宋青書也跟著站起來。
其他人面面相覷,真沒有想到。
周子琪:“難怪會有廣東人說紅燒牛肉面是辣的。”
這次,她理解了。
但還是覺得不可思議。
王導瞪了一眼安排用餐的工作人員。
那工作人員很無辜。
來江西拍節目,不應該吃江西菜嗎?有啥不對?誰能想到,有人真的一點辣都不能沾的呀?
宋青書和朱偉光陪張耀華在一家粵菜館吃了頓。
“接下來怎么辦?老朱,你還有消息嗎?”宋青書問道。
他也就跟一兩天,電視臺那邊還有工作,不可能一直跟著這個節目組的。
朱偉光則是看向張耀華:“阿華,要不你出個主意。”
張耀華這才說道:“繼續往前咯!一般來說,中華鱘在這個季節,是會逆流而上的。我們今天在中華鱘前兩天出現的位置閑逛,肯定碰不到那條中華鱘的。”
這話說得有理有據。
宋青書一怔,險些脫口而出:你怎么不早說?
朱偉光則是一拍腦袋:“哎呀!我都忘了這層。對,對,對!是要往前走。”
中華鱘是洄游或半洄游性魚類,5-6月常集群于河口,然后上溯至江的上游,以搖蚊和水生昆蟲的幼蟲、軟體動物以及小型魚類為食。
大家再次回到船上,船只逆流而上,一直走了好幾個小時。
“不是,這樣真的能找到中華鱘?”節目組已經有人表示質疑了。
中華鱘不同于江豚呀!江豚會經常冒出江面,所以這樣沿江巡邏,或許是可以碰到江豚,但碰到中華鱘的概率有點低。
大家忍不住將目光轉移到張耀華身上。
他們聽說,這個主意是張耀華提出來的。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大家也看出張耀華對魚類的研究很深,把他當成半個魚類專家了。
張耀華輕笑道:“將船速降低,就在這附近找吧!”
換作是別人,即便是研究中華鱘多年的專家,此時恐怕也不淡定吧?畢竟沒有誰敢說能隨隨便便找到中華鱘。
真要那么好找,就不會總有人傳謠言,說野生中華鱘滅絕了。
“別擔心,我相信阿華的運氣。”朱偉光也逐漸村民化了。
沒辦法!跟張耀華相處越久,就會越相信玄學。好多東西,真的就那么巧合,輪不到你不信。
宋青書無語。
你相信張耀華就相信張耀華,為什么還要加上“運氣”兩個字?
這聽起來就很不靠譜。
然而,過了一會,張耀華手一指。
“吶!那就是中華鱘,快拍。”
所有人一愣,隨即精神一振,目光全都順著張耀華的手指方向看去。
他們看到的,是一條差不多兩米長的大魚,此時正在江中“散步”,看起來就很猛。
“是中華鱘嗎?”
“沒錯!我看照片就是它。”
朱偉光跟宋青書笑道:“怎么樣?沒騙你吧?阿華的運氣,值得你信賴。”
宋青書都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張耀華跟周子琪等人說道:“這是一條成年的中華鱘,估計是第一次進江,它會在長江逗留一年。”
了解中華鱘的人就知道,中華鱘進江后,必須在江里滯留一年,于第二年10月到達產卵場所。在這一年里,中華鱘并不是一直溯江而上,而是時游時停,有時在河道坑洼處潛伏幾天不動。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