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陸晨的第一個國自然項目,在悄然進行當中。 所有的研究團隊,都是滿懷期待,想要看看這個和阿斯利康歐洲分部進行科研競爭的項目,到底能夠走多遠?! 在京都的日子一天天過去。 轉眼間,陸晨在京都已經待了三個月,交流的時間也過了一半。 陸晨在京都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內科的名聲,也徹底打響了。 眾人都知道了,這個從京華來的交流生,不僅可以獨立管床,更是精于電生理手術。 這一天,導師李瑤聯系上了陸晨。 “陸晨,京華這邊的實驗也開始擴大規模。” “好的,麻煩老師了。”陸晨道。 “根據阿斯利康華夏分部提供的數據,我們在全國一共有十五個研究中心,第一批實驗人數為一千人,第二批實驗人數不少于三千……” 聽著李瑤導師從電話里傳來的信息,陸晨不禁感嘆阿斯利康的能量啊! 他這才發現,就算萬經水等實驗中心沒有退出,僅僅憑著他們的能力,根本就無法和阿斯利康這種巨無霸抗衡。 這還只是阿斯利康的分部…… 難道王若溪之前說,如果這次研發是由總部主導,那陸晨根本就沒有獲勝的可能。 這也側面說明了,萬經水主任的退出,是一個極為明智的選擇。 心內八區,主任辦公室。 李瑤在和陸晨進行溝通之時,也在暗自心驚。 不知不覺中,自己學生的研究項目,都已經達到了這種程度啊! 而且,陸晨還發表了這種高質量的SCI論文,影響因子高達12分! 李瑤也只是曾經和另一個導師合作,堪堪發表了一篇11分的SCI論文。 …… 掛了電話。 李瑤手中拿著一份《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簡稱“杰青”! 這可是華夏國內學術界里,含金量最高的學術頭銜之一。 想要觸摸到院士的門檻,或者杰青,是一個開始! 原本,李瑤以為自己的科研之路,不可能繼續上前。 但是陸晨這兩年連續發表的幾篇高分SCI論文,又點燃了星星之火啊! 陸晨發表的每篇論文,他是第一作者,李瑤則是通訊作者! 可以說,這些論文在國際上的榮譽,基本上都屬于李瑤這個通訊作者。 初次之外,柯玥也發了兩篇質量不錯的論文,李瑤都是通訊作者。 僅僅在兩年內,就產出了這么多的高質量論文,讓李瑤原本塵封的科研之路,又松動了! 李瑤靜靜坐在辦公室里,耳畔還響起了歐陽教授前對她的忠告:“小瑤,陸晨的出現,也是你的契機!” “他可不僅僅是的學生,更是你的福星!有了他這幾篇高分SCI論文,今年杰青的評選,你中標的概率,高了很多。如果你決定參加這次的杰青評選,我會前往京都幫你運作……” 李瑤很明白歐陽明對自己的關心。 想要在學術路上往上爬,杰青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獲得“杰青”,那就有希望更上一層樓。 杰青有個年齡標準,小于四十五歲。 一旦過了這個年齡,如果沒有獲得杰青或者長江學者等稱號,基本上就遠離了華夏學術中心圈。 李瑤手里緊緊攥著這份申請書,眼神閃爍不定。 在沒有陸晨之前,她根本沒有過這種想法。 但是如今,突如其來被陸晨點燃的星星之火,讓李瑤有些措手不及。 一時間,她竟然,猶豫了。 “我真的可以嗎?”李瑤舉棋不定。 忽然,李瑤回想起,陸晨這段時間在國自然項目上所作的努力。 即便是“眾叛親離”的狀態,他也成功發表了一篇高分SCI論文。 學生都這么努力了,那她還有什么理由退縮呢? 李瑤展顏一笑,緩緩在申請書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