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六十四章 恩威并施 四明戰線-《我一生經歷三千主角》


    第(1/3)頁

    “這頭九華青鹿的神體血丹,倒是適合鹿生宗的那個小家伙兒?!?

    王青手中捏著一枚光華繚繞的神體血丹,這是他從剛剛宰掉的一頭九華青鹿大妖君身上抽出的,正合了修行《鹿王本生經》的法生。

    他笑了笑,收起這一枚血丹:

    “且看他的本事吧,他得了《鹿王本生經》和我的《明月琉璃心神相》,根底之深,已經不遜色于法域天驕,說不定有自己的緣法,并不需要這一枚血丹?!?

    法生之事,不過是念動興至,王青很快將之拋在腦后。

    距離龍門限制之力開始消散,如今也過去了大半個月,王青游走四方,專門尋了幾十頭大妖君,統統拿袖里乾坤一兜,然后用勁兒晃一晃,就能完完整整地將大妖君弄死,留下一枚上好的神體血丹和妖君真軀來。

    若是論起成色,恐怕法域當中的神體血丹,都沒有多少能夠與之一比。

    “如今離龍門限制之力徹底消散,已經沒有多少時日,我也將赤焰火山和萬古冰川的大妖君斬掉三成不止,此時收手,正逢其時,不能過分貪心了?!?

    王青想著妖族兩座圣境,盤點起人手的時候,發現死了一大堆大妖君,也不知道是個什么表情。

    他此舉,倒也不全是為了掙一筆。等到龍門限制之力從徹底消散,十八龍門開始移動,屆時雖然天規不存,但化神們也不太會對普通元嬰修士下手。

    這和奪龍門的機制有關。

    若是一個人族化神,斬殺了十頭妖族大妖君,對于龍門移動的影響,遠遠不如一個人族元嬰,斬殺一個同境界的妖君。

    故而雙方化神,僅僅會對兩族天驕動手,有意將其余尋常元嬰,交給本族元嬰斬殺,借以獲得更大的上風。

    王青只挑了幾十頭大妖君下手,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畢竟兩座妖族圣境的大真君數量,卻是比浮黎宗所屬更多。

    他既然有機會,自然要做一回裁判,使雙方更公平一些。

    “其實我從來都是個有大愛的人,并不囿于種族成見,這般行事,也不過是上體天心,叫奪龍門之戰平衡一點?!?

    王青贊嘆了一番自己的格局,才回轉四明山駐地。

    又過去半月猶豫。

    龍門限制之力,終于徹底消失。

    兩族所有的化神們,都遙望天際,只覺得這天高了無數,再不復之前的逼仄和狹隘。

    他們甚至不需要知云大神尊和紫鸞大妖尊的命令,便不約而同地來到前線。

    此時匯聚于這里的化神修士,已經超過百位。

    其中浮黎宗算上后續來援的神尊,攏共有四十位,而妖族匯合兩座大尊圣境,妖尊數量更比人族多出一半,足足有六十余頭。

    王青點了點數,忍不住吸了一口氣,看向明章老祖,問道:

    “怎么玄天圣宗沒有派出援軍來么?”

    明章老祖神情也是凝重的很,搖了搖頭,并沒有說話,顯然他并不知道此中詳情。

    周青蒼忽然罵了一句:

    “狗日的玄天圣宗,該不會叫浮黎宗自己撐著,他們將人手布置到龍宮城那一邊,跑去荒域攻城略地了吧?”

    這原本就是王青當初擔憂的可能之一。

    只是如今浮黎宗早早把兩座妖族圣境匯合的消息遞了上去,玄天圣宗還能如此不管不顧地調兵遣將?

    一團混沌蒙在王青心頭。

    “龍尊說的龍門異變,妖族必定知道些什么,那人族如今,是不是也終于知道了一些詳情?”

    不等王青繼續猜測,已經有仙城神尊開口,問起浮黎宗來。

    “敢問浮黎大執掌,圣宗援軍何在?我等以一敵二,援軍卻不見蹤跡,莫非我第七龍門被上宗放棄了不成?”

    這話說的硬氣。

    王青打眼看去,認出這位老神尊的跟腳。

    正是浮黎宗所轄仙城里,數一數二的明洞仙城之人。

    眼前這位老神尊,叫羅云神尊,修行了數千年,離大神尊只有一步之遙,和此時陳楓、王青的實際修為,其實差不多,但資格卻要老上無數,哪怕問到知云大神尊的面上,也毫不膽怯。

    羅云神尊開口,引得眾位神尊紛紛看向浮黎本宗方向。

    知云大神尊的神色,依舊慈和,哪怕幾十位神尊的目光一齊看來,已經足夠看死尋常真君人物,他老人家卻十分穩陣,揚聲道:

    “眾位且先聽本尊一言。”

    知云還是頗有威信,眾神尊聞言都安靜下來,只等著他。

    他環顧了一圈,才緩緩道:

    “前些時日,六大圣宗罕見一同傳下法諭來,言此次奪龍門與以往歷次都有不同,故而所有仙城,都要受六大圣宗統一調度。

    我浮黎宗鎮守的第七龍門,對手赤焰火山并不算厲害,哪怕加上一個萬古冰川,只要大尊不出,依舊堪與一戰。

    而其它龍門,譬如一品大日仙城和一品寒月仙城聯合鎮守的第十七龍門,所要抵御的無盡山,便是妖族大圣境之下,最強大的一家勢力。

    因著這般情況,六大圣宗著我等暫且鎮守第七龍門,力求不敗,便是大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