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多年以前,有人問夏國人如何看待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guān)系。 夏國人會略微思索或毫不猶豫地說,集體利益要大于個體利益。 當時過境遷后,個體的價值被無限放大,這是一種極其讓人反感地想法,也引起了一些沒有必要地情緒。 可災難來臨之后,個體在大時代的洪流中是難以獨善其身地。 這意味著人類不得不抱團。 宏觀敘事和人民史觀再一次成為主流觀點. 沒有集體地力量,個人能做到地事情也變得微乎其微。 很多年以后,有人問及家中長輩從藍星抵達星際的理由,長輩大多笑而不語。 直到被再三追問以后,才會說: 「我們當時沒有人在意個人得失,只是想帶著更多人活下去,所有人都是這樣?!? 隨即他們便說起曾經(jīng)的經(jīng)歷. 景歡和駱云益更清晰地記憶著艱苦的經(jīng)過,因為人類的力量超出他們預想太多太多。 大約在駱云益從星際回來以后,他更加明確了藍星與星際的差距。 知道得越多,往往會更加恐懼. 可駱云益沒有恐懼的時間,一方面是與孩子的分離,一方面是藍星日益惡化的環(huán)境。 他必須找到差距,然后盡快解決問題,帶著景歡去找孩子——他們?nèi)バ请H很簡單,但總不能不管其他人死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