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加入華國作協? 聞言,蘇言一愣,下意識的就想拒絕。 “我……我不行……” “別急著回答,你好好考慮考慮。”季鴻打斷了他的話,笑著道:“我們不會逼迫你,不過我想聽你說實話,你對文學這方面,真的不感興趣?” 易鶴榮補充道:“說實話,別和以前一樣敷衍過去。” 對上二人認真的目光,蘇言沉默片刻,呼出一口氣。 “我大學就是新聞系的,我對文學怎么會不感興趣。 易老,季老,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 你們表面上看我寫了這么多詩詞,實際上,我的文學底蘊并沒有那么深厚,我……” 蘇言哽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繼續道。 “我不知道該怎么解釋,總之,現在讓我加入華國作協,我不是不愿意,我是沒信心。 你們可以理解為我腦海里有一群詩人,是他們在教我寫詩,我只是一個工具人而已。” 雖然他最喜歡的學科是數學,但他之所以選擇新聞系,也是因為他對文學這方面很感興趣。 華國的文學之美,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單說漢字,甲骨文、篆書、隸書……數不清有多少種,每一種背后都是前人的智慧。 而將這些漢字放在一起,既能簡化表達,又能組合成極美的詩句。 他還記得,他剛看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時,有多驚艷。 很多人都會覺得研究古文學很枯燥,但他不這樣認為。 如果等他手頭的事情忙完了,他倒是挺愿意在古文學方面深耕。 聽完他這番話,易鶴榮和季鴻對視一眼,皆是有些不解。 易鶴榮眉頭微皺:“小蘇,我就問你一句,你寫的那些詩,你能理解其中含義嗎?” 蘇言的思路被打斷了,下意識的點頭:“當然。” 如果一首詩他都沒有理解其中含義,不懂作者的意圖,他是不會拿出來的。 易鶴榮繼續追問:“能體會到詩詞中的情緒嗎?” “百分之八十。” 蘇言回答道。 他的共情能力本就很強,在加上他也知道腦海里那些詩詞的背景故事,知道詩人的人生際遇。 不說百分之百能體會到詩人的情緒,但體會個百分之八十是沒有問題的。 易鶴榮一臉發懵:“既然如此,你還在糾結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