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千古之謎(下)-《尋龍》
第(1/3)頁
?
只是地上的尸骸未免太多,時不時有人不小心踩到,發(fā)出骨頭碎裂的"喀嚓"聲,聽得人心頭發(fā)瘆。
終于來到秦始皇地陵中最后一道門戶前,也就是史記中記載的內(nèi)門所在。
楊喬沉默著摸索片刻,神情有些凝重的道:"這里的機關(guān)隱藏很深,我要找到可能要花點時間。"
白鶴翁的眼睛泛紅,嘶啞著嗓音道:"我們沒那么多時間。"
"我們來試試吧,把所有的爆破裝置集中一起,應(yīng)該能炸開。"劉曉鷗和劉曉朗同時開口道。
見楊喬沒有異議,劉朝陽和溫老也微微點頭。
他們兄弟倆走上去,這次不再節(jié)省,把包內(nèi)所有的爆破裝置集中到一處,爆炸力和爆炸方向都調(diào)節(jié)到最佳位置,眾人退開安全距離,引動炸彈,伴隨著沉悶的爆炸音,整個甬道劇烈抖動。
頭頂灰塵簌簌抖落,眾人低著頭,忍受著灰塵的侵襲。
等前方爆炸煙霧散去,所有人看到,在內(nèi)門處炸開一個一米見方的豁洞。
"我來。"
麥正義走上去,揮動拳頭,將早已被炸裂的石門連續(xù)重拳,將那處破口敲碎砸開,擴大到能容人鉆過的大小。
楊喬用天眼仔細看過,確定門后沒有機關(guān),這才帶著眾人,依次從破口鉆入地宮。
盡管已經(jīng)無數(shù)次幻想過進入秦始皇陵地宮的場面,但是真的進來,所有人還是發(fā)自靈魂的被震撼到。
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副瑰麗神奇的畫卷。
一座巨大的宮殿,古意盎然,充滿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寫意之美,厚重之美,歷史沉淀之美。
它或許并不繁華,也并不精巧,但是結(jié)構(gòu)嚴謹,雄渾而大氣磅礴,是所有人生平僅見的偉大建筑。
除去眼前的大殿,整個地宮光明如海,燈火璀璨,無數(shù)的長明燈沿著地宮四壁一圈一圈的排列著,明亮如天上繁星。
實在難以想像,歷經(jīng)兩千多年,這些燈火依然可以在秦始皇的地宮中如此璀璨的燃燒著,釋放光明。
除去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明燈,宮殿大門前有一條長長的黑色走道,像是由黑曜石打磨而成,上面光可鑒人。
在石道兩旁,人工制造了巨大的山川湖泊,幾乎是昔年秦帝國都城咸陽的翻版。
它們?nèi)际前凑照鎸嵉谋壤s小建制的,湖面上甚至還泛著微微的銀光。
那是水銀。
比起兩千多年前,這里的水銀湖泊已經(jīng)揮發(fā)了大半,但依然有不少殘留。
中曾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馀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北魏學者酈道元曾解釋過史馬遷上關(guān)于秦始皇地宮的記載:"以水銀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銀為四瀆、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勢。"
除去水銀湖泊,楊喬還發(fā)現(xiàn),整個地宮一層層往上遞增,越往上,面積越開闊,人置身在地宮中,猶如仰望蒼穹。
整個地宮大概有六百多平方米,大致相當于五個足球場大小。在地宮高處的石壁上,有數(shù)不盡的珍珠寶石依著星象排列,蔚為壯觀。
這是一片神奇的世界。
它的神秘在于,兩千年前的古人,憑著最原始的工具,以非凡的想像力營造出人間最偉大的殿堂。
它們深埋在地下,千百年來,無人能掀開它神秘的面紗,一睹真顏。
"我們快進去吧。"白鶴翁說了一聲,帶著早就迫不及待的侏儒和七妹、胖子等人,發(fā)足向大殿狂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