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轉道安定-《漢末烽煙》
第(1/3)頁
劉曄是毛頭小子,張可不是,張在朝堂摸爬滾打這幾年,別的沒學會,這喜怒不形于色的技巧可是爐火純青了,雖然惱怒這白繞爛泥扶不上墻,但是并沒有表現出來,還安慰了不知道應不應該狠狠處罰白繞的韓浩。
韓浩肯定是站在程允和張這邊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光站在自己角度去想,白繞是河東屯田軍的老人,若是隨隨便便處理他,會對軍心產生很大的打擊,所以只能勉強容忍白繞,不過韓浩也在私下里提點了白繞幾句,奈何白繞人傻,收效甚微。
不過白繞和伏完的苦難日子很快就過去了,因為氣候的原因,北上的張軍因為難以忍受巨大的晝夜溫差,只能臨時更改行程,不再直接北插富平進攻武威郡,而是換做從參南下,到臨涇與程允等人會和。
這條路雖然仍比不上河東與洛陽的安逸生活,但至少不至于過于奔波,還需要忍受極冷的夜晚與極熱的白天,所以白繞顯現出來了一個老兵應有的素質,讓韓浩松了口氣,這要是把白繞斬了以肅軍容,可怎么和于毒交代。
也因為之前的苦行,出了北地郡的大軍馬不停蹄,直奔彭陽,劉曄張也都不是心慈手軟之輩,一路上遇到的羌人部落,通通除掉,所以大軍壓境的消息根本沒有傳出去,這讓張一行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但是彭陽城作為安定郡的東大門,肯定是城高墻堅,難以攻打,大軍停駐在彭陽東北二十里處,劉曄召集麾下眾將領謀士議事。
伏完聽完這個情況,下意識就想讓大軍一如既往地平推過去,反正麾下士兵士氣還算高漲,眾將軍也都是身經百戰之士。
但看了一眼眼觀鼻鼻觀心的張,伏完把嘴前的話給咽了下去,這一行雖然說是以張為主將,但里里外外都是劉曄來拿主意,伏完對劉曄這個年紀輕輕,卻憑借著“皇親國戚”這個身份入朝為官的年輕人毫不放在眼里,反而名義上的主將執金吾張是他萬萬不能得罪的。
張一路上將伏完看的明明白白,知道這個老小子雖然掛了個將軍名號,實質上還是一個酸腐儒生,做事說話太過于思前想后,對自己這個有能力讓他名正言順地“消失”的人太過忌憚,所以自己在得到程允吩咐稍微照顧下伏完的情況下,只好自己端個姿態,震懾住伏完,省得他搗亂。
徐庶對彭陽的兵力布置不是很了解,但在劉曄等人收集而來的情報中,彭陽駐軍是由勒姐羌這個羌人部落駐守,勒姐羌是一個中等部落,族眾十余萬,族長勒負是個典型的部落戰士,有勇無謀。
“勒姐羌的士兵,至少也要有三萬人。”徐庶點了點地圖,“不過無論是他們有兩萬人還是五萬人,在這個勒負手中,都像是一群野獸。只要稍稍用計,便可輕易拿下此城。”
董昭也站了出來,“我同意元直的觀點。勒負這種人來守城池,只需要一招偽退計,就可以
讓勒負帶著人馬追出城外,我們順手伏擊,一戰則定。”
劉曄點點頭,看向張,張咳了一聲,“眾將何人可為先鋒,前去彭陽與那勒負過上幾招?要注意了,此戰只能敗,不能勝,一定要將勒負引出來。”
本來想要站出來的樂進悻悻地站了回去,褚燕和張晟兩個老兵油子,更是對這種戰斗不屑一顧,胡才看了一眼于禁,默默低下了頭,于禁環顧他們,“難道我去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