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枯骨-《開?!?/h1>
第(2/3)頁
當(dāng)然陳沐也沒有忘記王如龍那句叮囑,那便是收集適合作為藥筒的細(xì)竹,制作藥筒。
說來好笑,陳沐的這些主意,最讓白元潔感興趣的是膛線,或者說并非膛線這個具體的技術(shù),而是對陳沐言之鑿鑿的火藥理論感到非凡的驚奇與好奇。
“陳二郎你是說,火藥點燃后會生出氣,這個氣推鉛丸在銃管里上下碰撞向前射,所以銃管越直、越長,打出去那個彈,彈道越穩(wěn)?”
“鉛丸打出去不是直的,是彎的?”
不但是彎的,還有可能是斜的,這個時代全世界的銃管都是手工制作,做工相對四百年后槍械而言極為粗糙,熟練銃手在使用自己的鳥銃打出上百銃后完全有可能成為五十步精準(zhǔn)射手。
可這有什么用呢?只需要換一桿銃,一切歸零。沒準(zhǔn)原本銃管稍向左彎,新銃管稍向右彎,以前熟練的感覺就不復(fù)存在,超過三十步銃銃放空都有可能。
明人并不缺少求知欲,至少陳沐從白元潔身上看到求知若渴的閃光點,在閑暇時不斷追問他對于火藥的理解。
白元潔聽的很認(rèn)真,但是……并沒有對拋出一個個新思路的陳沐產(chǎn)生多少崇拜心理,恰恰相反,是陳沐對白元潔淵博的學(xué)識與不需要理論體系就可舉一反三的才能極為佩服。
零散的技術(shù)改良,實際并非四百年后靈魂的長處,陳沐在于白元潔的交談中深刻明白,他不同于這個世界的、完備的理論體系,才是最珍貴的寶物。
這勝過燧發(fā)槍、勝過后膛炮、甚至能勝過他腦海中轟鳴久已卻不知從何起步的蒸汽機。
白元潔懂的,比他想象中多得多,他只需要聽懂陳沐說明火藥在空氣中點燃并不能爆炸、在密閉空間中爆炸是因為力量匯聚一點,就提出了與陳沐不謀而合的想法。
只不過陳沐想的是火箭爆藥外裹一圈小鉛丸,白元潔說的是火箭爆藥外裹一圈小石子罷了。
當(dāng)然,明人或者說白元潔的想法也有幼稚的時候。
比方說白千戶極為驕傲地對陳沐安慰道:“別著急,等回清遠(yuǎn)我讓家中匠人給你做一桿銃管兩丈的大銃,你再裝上那個望遠(yuǎn)鏡,今后再遇上戰(zhàn)事,什么李亞元王亞元趙亞元的,隔十里八里一銃打死他!給你首功!”
陳總旗聽見這話時看白千戶興奮地手舞足蹈,臉上每一塊肉都在抽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