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十二章 金子-《開海》


    第(1/3)頁

    給船給人,仁至義盡。

    對陳沐來說他再無什么所求了,卻沒想到次日一早,張翰派人從廣州府送來一冊書籍。

    《橫渠理氣辯》,王廷相寫的,張翰做了注。

    這就不是仁至義盡的事了,反而讓陳沐有點難以接受。

    同送船、調人不一樣,拿自己老師的著作送人,就陳沐的認知里,這個時代沒有隨便拿這么貴重的東西送人的習慣。

    說明陳沐真的算是張翰的近人了。

    書他大致看了一遍,這對陳沐而言就是一套大部頭,想看明白這本,他要旁征博引地多讀十幾本書。

    但很有意思。

    宋明時期涌現了一大批哲學家思想家,他們被統稱為宋明理學。

    理學當中包含了種種流派,既有把格物致知發展跑偏極端到只有窮盡天理才能成為圣賢回到老家的朱熹,也有在朱熹的肩膀上突破的陸王心學,主張知行合一,與朱熹理學分庭抗禮。

    當然站在后世人的角度上,最符合價值觀的應當是陽明左派,諸如泰州學派的王艮,主張‘百姓日用即為道’,振聾發聵;還有在世人看來異端至極的李贄,反對禮教抨擊道學為己任。

    這也是陽明左派在學術中受到排擠的原因,儒生不是傻子,不會眼看著好好的東西不去學,真正讓大多數人排擠陽明左派的原因——這個學派,無益于鞏固統治。

    張翰送給陳沐的書,既不是朱熹的理學,也不是王陽明的理學,而是另一個流派,氣學。

    這個流派也很非主流,即脫胎于朱熹理學,又對朱熹理學發揚一部分拋棄一部分,既然不同于理,卻又對王陽明的心學加以批判。

    程朱理學的意思是“理在事上”和“理在事先”,氣學則認為“理在事中”。

    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是要格此心,氣學則要格天下之物。

    程朱理學的窮理是窮心中之理,氣學的窮理則是窮天下事物之理,主張以“資于外求”的方式,達到通徹無間、內外合一的最終境界。

    看得陳沐都想開宗立派了。

    有了俞大猷攙和,和六榕寺的事就這么揭過,請天時和尚去了趟廣州府,陳沐調回去些旗軍,接著在軍田里待了幾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