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登澳-《開海》
第(2/3)頁
這不是陳沐想象中無盡繁華模樣,大隊旗軍踏過棧橋吱吱作響,似乎每一步都讓橋上的塵土抖落進海里,但其實這絕無可能,因為棧橋底部早已被一片綠色覆蓋、腐朽。
灘涂的盡頭,沿勉強踏平的黃土路向不高的山嶺望去,緩坡山道兩旁密林生出許多枝杈,山道用濠鏡澳盛產的花崗石鋪就,大塊條石直鋪至遠處關口。
那是大明守澳官在濠鏡設下的閘關,既然已經管不住外人登島,就只能管著明朝百姓不從這里上岸登島。
陳沐看不清閘關有沒有軍兵守備,但這其實也并不重要,因為守澳官知道周行和陳沐要來,早就等候在關閘之前了。
守澳官有三人,分別是提調、備倭、巡輯,都隸屬于廣東巡海道副使。
海道副使這個官位有時以專員充任,有時以布政司員吏兼任,在一省海事上有很大權力,不過現在正是廣東海道的空窗期,因為這些年里,海道副使是由布政使親自兼任的,一個提到明朝與葡萄牙人繞不過去的名字——汪柏。
正是因為葡人賄賂汪柏,才得到在濠鏡澳晾曬貨物的權力,接著便得寸進尺地建筑屋舍,逐漸演變成吳桂芳口中‘據澳為家二十載’。
幾年前曾經發生過番夷欲攻打廣州府的事,在那之后吳桂芳上書朝廷大力整飭濠鏡,這才有了陳沐這個在平定李亞元戰事中憑三份首功一份奇功升遷至香山的千戶。
拿著兵部侍郎與轄制兩廣總督的命令,哪怕汪柏是布政使,也還管不到他陳軍爺。
七個百戶所旗軍整軍待動,陳沐沒有迎著三個守澳官走過去,示手對周行道:“周兄,請。”
等周行走出幾步,他才轉頭對李旦問道:“準備好了?”
李旦笑著點頭,瞇起狹長的眼睛看向幾個守澳官,抿抿稍顯干澀的嘴唇,這才對陳沐道:“義父放心,等過了關閘孩兒就去尋華宇,佛朗機人在濠鏡有個議事廣場,一個時辰后義父在那接應,不必動大軍就能把夷商擒下!”
“萬事小心。”
陳沐叮囑李旦一句,隨后再度抬頭望向不遠處的山峰炮臺,面露不喜,這才邁步向前走去。
隨著他邁步,身后幾個百戶各自揮動令旗,七百旗軍開始收整檢查身上甲胄、手中兵器,各隊有鳥銃手身旁的旗軍打火鐮燃火把,鳥銃手裝藥塞彈。
至于陳沐身后的二十家兵就更簡單了,攜帶關銃的他們只需要裝好彈藥,隨后五人跟在陳沐左右,余下則位于隊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