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堪輿-《開海》
第(1/3)頁
傷亡被說書先生統計出來了,微乎其微。
接戰中陣亡十七人,有三個死于長弓拋射,鄧子龍麾下一個快槍手被炸膛的鐵片打進眼里活不成;除此之外受傷有三十多,衣甲的用處很大,但主要還是魏八郎一炮把敵軍士氣打散,隨后小旗箭、鳥銃、快槍以波浪層次給予敵軍打擊。
真到近身接戰的時候,敵軍沖的最猛、戰意最高的都死得差不多;慫點的也跑得差不多;剩下中間那批戰意不高,卻也不至于逃跑的在硝煙里蒙頭亂竄,被鄧子龍逮個正著,眉尖長刀一頓亂削,又是以多打少。
幾乎一觸即潰。
他們獲利頗豐。
抓住五十多個黑番俘虜,拿著兵器的他們且兇且悍,放下兵器卻也也服也帖,乖乖地蹲了一地,好似腳上有無形的鐐銬,讓陳沐不禁懷疑就算不放人看守他們,他們都不會逃跑。
或許這些體格健壯而高大的人已經習慣了為部落而戰,戰敗后被賣給白人,再被白人賣給別人,讓干嘛就干嘛。
興許是因為他們渡海而來,興許是因為奴隸廉價,他們披甲率低得驚人,除了尸首上扒下來七身不成套的板甲外,最多的就是上百顆西式鐵盔有的還扎著紅纓,三十多桿火槍,幾架制式勁力各不相同的弩、二十幾張長弓、二百多桿鐵矛,還有些打壞的日本甲、馬來甲和印度……頭巾?
最后一個東西沒有用,窮瘋了的旗軍把這些粗布抽下來摞了一大堆,又被陳沐下令給人家裹回去。
雖然他也有點納悶,這個時候就有錫克教了?
但他還是告訴旗軍,“這是信仰,該尊重還是要尊重的。戰場上各為其主,奪取別人生命無法避免,但頭巾要裹好。”
“別人堅持一輩子半輩子的事,沒必要破壞。”
數量眾多的基督徒也是一樣,金銀的十字架被旗軍收了一堆,陳沐叫住正敦促部下把十字架還回去的孫敖,“讓旗軍給他們尸首堆前綁了個木頭的架子就行。”
“真正的虔誠,不在乎什么材質。”
陳沐掂量著手上裝滿金幣的袋子,里頭有二十五枚克魯扎多,他還不太明白這東西的購買力,隨手揣進懷里不做打算,真正的戰利品不在這。
是濠鏡澳,也是兩艘蜈蚣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