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洋-《開海》
第(2/3)頁
千戶以下的官職,是陳沐可以挑選奏本的,而千戶以上,比方說南洋衛的指揮同知,陳沐就只能提幾個人名,這事張翰說了也不全算。
廣州府左近,能讓陳沐提名提名指揮同知的沒幾個人,清城千戶白元潔、香山副千戶鄧子龍、孫敖,再了就是廣州府城里看門的呼良朋、廣城右衛的副千戶張世爵,勉強再算個功勛不夠的新會千戶黃德祥,他們的才能都足矣擔當指揮同知。
至于五所千戶的名字,則好說的很,香山千戶鄧子龍、屯門千戶孫敖、新寧千戶石岐、新會千戶黃德祥、順德千戶邵廷達,基本上都沒問題,其他人主要充任副千戶,及下屬五十個百戶、一百總旗、五百小旗。
這一百五十個人,全部由香山所此次立功者中擇選,開枝散葉至五部千戶所。
邵廷達也沒什么好發愁的了,他要人,轉眼陳沐就能派人把他麾下基層衛官全部充實,而且還全是香山系熟面孔。
書信往來傳回,快馬兼程,從肇慶至廣州香山不過兩日往返,便帶回張翰對陳指揮使書信的批復,指揮同知之下,一百六十余個官職盡數批復,唯獨指揮同知被張翰按下,說朝廷會派別人來擔任同知。
一個副手,對陳沐來說無所謂,南洋衛的印信在他手中,別人就無法影響大局。何況他也不介意朝廷派來別人,到這個四品官職的位置,遇見庸人的幾率已經很小了,能有幫手來是好事。
十月陳沐參加廣東武舉鄉試,齊射發十中五,不過中等,但其寫就一篇《近海衛所七事疏》的策論被考舉主官點為第一,嗯,主官不是張翰。
是張翰選的。
陳指揮使以三品武官的身份,光榮地拿到這個時代的武官文憑,武舉人。
實際上今年的廣東鄉試,別說陳沐是考武舉,他就算去考文舉,一樣會考取文舉人的官身,無非不會取得第一罷了。
因為今年廣東從省外延聘考官,從往年進士中挑選,泉州府推官李燾剛好被調來做內簾主事。
第(2/3)頁